环保潮人“臭”中掘金

时间:2022-07-21 01:43:29

环保潮人“臭”中掘金

湖北浠水,是全国著名的养鸡大县,年产值超过20亿。然而,每年产生的65万吨鸡粪却熏臭乡野,巨大的环境污染,令当地政府头疼不已。一位在北京当销售经理的80后男孩,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吸引两名博士加盟,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将其制成浓香型和酱香型的绿色高效有机肥,一吨最高卖到2800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还注册成立了“湖北大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鸡粪加工成生物饲料和调水剂等。去年小试牛刀就大赚500万元,今年利润至少翻倍。这种“变废为宝”的创业模式,让农业部专家十分惊喜。

从鸡粪中发现“金子”

2006年,陈欣毕业于湖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在北京打拼两年就升职为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部门主管,月薪过万。可陈欣总是惦记着身体状况不太好的父母。2008年,正值老家浠水县建立大型养殖基地,鼓励在外地经商的老板们回乡养鸡创业,他干脆辞职回家。在竹瓦镇王岗村承包了一片荒山开始建鸡场。为了节省开支,陈欣吃住在山上,养了8000只鸡。

当年就赢利20万元,这让他尝到了养鸡的甜头,然而就在陈欣初尝成功的喜悦时,一个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原来,这些鸡每天至少产生1200斤鸡粪,将其用水冲到一个很大的粪池子中后,不到一个月就满了。鸡粪流出来,不仅臭味弥漫,排进池塘和小河沟后,经常有人拿着一些死鱼过来,扔在他家门口让他包赔损失。最多的一次陈欣赔了人家好几千元,对方仍不断“上门找茬”,小伙子被这种扯皮的事搞得不胜心烦,却一点招都没有。因为自家的鸡粪汤污染了养殖户的水面,理亏在先。可这些粪水也不能排放到田里去,那样还可能会“烧”死地里的庄稼。

随着养鸡户越来越多,鸡粪成灾,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如何处理这些臭不可闻的垃圾,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无奈之下,陈欣买了一台畜禽粪便处理车,不料就是这令当地人都非常头疼的鸡粪,却让细心的陈欣发现了商机。

2008年3月的一天,他打听到100多里外的一家水库在收鸡粪,他立马拉了一车过去,没想到竟能卖到每方180元,那一车十个立方,就能卖到1800元。养6000只鸡一天赚不了多少钱,还老得给别人赔不是,可这一车鸡粪就能卖1800元,陈欣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他马上考察了一番,得知当时浠水县有4000多万只鸡,可没有一家专门处理鸡粪的场子,几乎所有养殖户都在为鸡粪发愁。

鸡粪处理起来又臭又累,养殖户一般都将其堆在田间地头。人们忙着养鸡,谁都没把它当赚钱的事。陈欣跑遍了黄冈市周边的一些大型水库,发现在这里养鱼的老板都需要用鸡粪来提高藻类数量,这样鱼虾就能吃到很多水草和浮游生物,长得又快又肥,而且肉质和口感都很好。

由于利润可观,见他们对鸡粪的需求量非常大,陈欣回去立马跟一些养殖户签订了免费清理鸡粪的合同,又买了五辆抽粪车,不停歇地往水库跑。曾经的都市白领淘起了臭不可闻的鸡粪,这让熟悉他的人都很难接受。有的朋友见了面甚至开玩笑说,“手就不握了,你身上那股气味实在让人受不了!”

尽管头一个星期陈欣也很不适应,但熬过“痛苦期”后,也觉得没什么难为情了。他知道这种活虽然又脏又臭,但如果自己不做的话,财富就会从身边溜走。结果短短3个月就赚了15万元,倒鸡粪既赚钱还能改善环境,陈欣有了成就感。更有趣的是,不久之后,别人的一句话,又让他开始了一个新的财富计划。

2009年3月的一天,水库的王老板对陈欣说:“如果能把鸡粪通过无害化处理做成干的,价格我能给你提高5倍!”陈欣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客户这么跟他说。鸡粪变干,一吨就能卖到八九百元,而且生意的范围显然更大。陈欣马上有了在鸡粪里淘到金子的感觉,他决定抢占这个先机。于是就索性卖掉鸡厂,凑了200万元资金。此后开始四处考察鸡粪处理设备和加工工艺。他先后去过湖南、河南、山东等地,两个月后,他借鉴河北的鸡粪烘干无公害处理技术,花150万元引进了一套烘干设备。

不懂微生物发酵技术

惨遭失败

考察时陈欣发现,北方鸡粪干燥,可浠水县这里的鸡粪水分很高,能占到九成。都是呈液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干湿分离。于是,他仿照滚筒洗衣机的原理,自己设计做出了一台“滚筒鸡粪甩干机”,打算和烘干机配套使用。

“原来这个鸡粪基本上是水汤汤的,甩了以后水分能控制在30%以下,跟北方的差不多。”陈欣把鸡粪放在这个烘干机里,加足了火力。他认为,烘得越干,效果就会越好。原以为这样就会彻底解决问题,客户会满意自己的产品,但是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2009年7月,水库的王老板说什么都要退货。因为陈欣的干鸡粪捅了大篓子!这些东西倒进去后本应马上沉入水底,没想到竟像米糠一样全部浮在水面上,整个湖面漂得到处都是黑乎乎的干鸡粪,就是不沉底。由于经过干湿分离后鸡粪的养分流失严重,更别提肥效了,王老板气得够呛。他斥责陈欣说“你这个简直就是蒙人的水货!”

然而更丢脸的事情还在后面。2010年春节前,陈欣特意调低温度,又烘干了60吨鸡粪,可开春装货的时候,工人们卯着劲抬这一百斤的麻袋时,却发现轻得惊人,用一只手就能轻轻拎起来,简直跟塑料泡沫一样。怪事,怎么会这么轻啊?原来,由于这些鸡粪没有经过发酵这一道工序,将其密封包装在里面后,它自己会起热发酵,然后就变成了这种状态。见30吨干鸡粪变质,客户掉头就走,陈欣又损失了十几万。他这才意识到,想在干鸡粪上赚钱,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此时烘干鸡粪散发的臭气,正让村民们忍无可忍。邻居欧秀瑛指着他的鼻子说:那种腥臭味,让人闻着就恶心。陈欣你太不讲公德了,只管自己赚钱,不顾大伙的感受!村民们轮番找上门来骂,让陈欣搬家。因有人向上面反映,环保部门也对他提出警告。本来想开辟一条既赚钱又能治理污染的生财之道,现在却变得两头受气,难道这条路走错了?可陈欣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将近200万的本钱基本赔光。

见儿子面临如此尴尬境地,母亲劝他赶紧改行做别的。陈欣却说现在已经看到希望了,只要咬咬牙就能闯过去,为什么要半途而废?他执意坚持,老妈却天天在耳边唠叨,媳妇一气之下也回了娘家。陈欣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一个月没有见人,他彻夜失眠,对家庭内疚,对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自己快崩溃了。

2010年春节,朋友们怕陈欣出事,硬拉着他去唱歌。陈欣点了一首《从头再来》,哭得泪流满面。一会儿,他站起来又唱了第二遍,这一次不是唱,而是吼。春节过后,一个消息让王岗村一片哗然,有两位博士居然跟着陈欣一起捣鼓起了鸡粪。人们纳闷,这破厂咋还请来了博士呢?也有人说,可能是那两个博士没真本事,找不着工作才来的。谁都想不到,正是这件事让陈欣一下子翻了身,他做成的干鸡粪不仅一吨能卖八九百,而且最高能卖到2800元,他的企业很快就成为全市的典型。

原来,面对挫折,陈欣从未想过放弃,他知道国家一直都鼓励有机肥的使用,特别是用鸡粪做的有机肥用处广泛。仅武汉周边就有数万亩蔬菜瓜果大棚,还有上百座的水库。只要能降低鸡粪有机肥的生产成本,那财富将会不可估量。

陈欣打听到华中农业大学有一个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好有一个鸡粪转化有机肥的课题,他跑了好几趟,找到两位博士帮忙。陈欣带着他们参观这些设备,这是他两年的成果。可博士们的反应却让他哭都来不及。套用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话就是,“球不是这么踢的”!

陈欣完全没有意识到,正因为他的除水设备非常好,做出来的产品才成了毫无用途的垃圾,因为有营养的物质都流失了。他觉得自己也是大学毕业,怎么能如此愚昧呢,连这个性质都不知道,就去做,这不是瞎折腾嘛!

博士们采用的方法让陈欣大开眼界。他们在鸡粪里加入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自身散发的热量发酵,不用借助任何设备就可以制成有机肥。陈欣天天跟在博士后面学习,没事就往鸡粪堆里扎,甚至还把鸡粪的味道分出了种类。陈欣说发酵后闻起来它已经不是鸡屎的那种味,是特别酸,像泥土腐烂的那种气味。

尽管天天和鸡粪打交道,陈欣却从不会感到恶心。他说做实验非常重要的,比如拿仪器测,就必须要自己拿手抓,用鼻子闻,这样才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好玩的是,干鸡粪制成有机肥的味道,这两个博士现在分得很清楚,他们说,发酵初期的时候是酱香型,后期的时候叫浓香型,到了最后没有味道的时候就成功了。

年赚千万,

让乡村变得更美

在现场,陈欣常常能看到一种“雾气”,其实这就是微生物发酵时在散发热量,通过这种方法能让温度控制在50度左右,这是发酵的最佳温度。不仅鸡粪的臭味很快会全部消除,还能让营养充分保留。办法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非常严谨,这又让陈欣闹了笑话。2010年3月,闫博士让陈欣给他准备一个电子天平,陈欣找了一圈也没有,于是他搬出了厂里一个能秤好几百斤的大磅秤。两位博士立马目瞪口呆。

因为他们都按微克计算。陈欣颇感迷惑:这里到处都是鸡粪,犯得着用微克计算吗?闫华博士却说:我们需要非常精确的数字。它的重要性在于,能搞清楚我们的成本是多少,跟国内外同行相比优势在哪里?如果自己产品的质量及成本跟别人相差无几,那就没有竞争力。必须另辟蹊径!

这件事情给陈欣很大震动,他明白这样做是为了找到一个降低成本的方法。几百次试验之后,惊喜的结果出现了。2011年夏天,一个数据让三个人都不敢相信。陈欣惊呼:“肯定是算错了,这简直是不可能的!”闫博士慢吞吞地说:“那就再确定一下。”对陈欣来说,这个数据太重要了,因为它将决定自己企业未来的命运!反复验证,最终的试验结果显示,他们用新的发酵方法做出的干鸡粪有机肥,仅有业内平均成本的一半。

这项研究成果,让国内几位著名专家都十分惊喜。因为鸡粪发酵作肥料的传统老办法是,让其自然堆积发酵5~6个月,这样臭味散发,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养分大量流失。而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鸡粪,不仅能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时间,防止浪费,提高鸡粪的营养价值;而且能通过发酵产生温度烘干鸡粪,节省能耗,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梁运祥,到现场考察后兴奋地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创新。在辅料的使用上摸索出一些新办法,使成本大幅下降,实用价值很大!”

更令陈欣高兴的是,经过半年接触,两位博士觉得他干事业挺有恒心,而且在处理具体事情上颇有能力,所以,他们决定给陈欣入股,进行长期合作。2011年,3人投资200万开始生产,成为黄冈市第一个把鸡粪生产成绿色高效有机肥的企业,最好的产品每吨能卖到2800元,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尤其一些大型有机蔬菜和水果种植公司,下的订单都非常大,因为他的肥效完全可以和欧美同类产品相媲美,但价格只有对方的一半。

陈欣介绍说,鸡粪是所有常规畜禽粪便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因为鸡肠子相对于牛羊鹅猪而言太短,食物在肠道中逗留的时间不长,所以鸡饲料的养分一般只能吸收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从直肠排出体外,最终造成鸡拉出去的都是“宝”。鸡粪含粗蛋白约28%、纯蛋白13%,总氨基酸8%,且各种氨基酸比较平衡,此外,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所以,鸡粪除了是绿色高效有机肥外,只要通过微生物发酵及适当的加工,去除里面的有害物质,就可以作为廉价的低能蛋白饲料,用于养猪、养鱼等,效果非常好。

浠水是全国著名的养鸡大县,年产值超过20亿。过去每年产生的65万吨鸡粪熏臭乡野,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令当地政府十分头疼。陈欣这种“变废为宝”的创业模式,一下就为当地的鸡粪找到了出路。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堪称“祸害”的垃圾,在陈欣看来却是免费就能得到的宝贵资源。因为“鸡粪里有金子”,所以,就连品着香醇的蓝山咖啡同大客户谈生意时,他也会很自然地在茶几上摆弄自己的“鸡粪”。好玩的是,同几位很挑剔的台商谈判时,他这个无心之举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至少这种有机肥是非常环保的,所以合同都签的相当爽快。

2012年,陈欣还注册成立了“湖北大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除生产有机肥外,他还把鸡粪加工成生物饲料和调水剂等。小试牛刀就大赚500万元。

2013年初,他的新厂房和购置的新的流水线设备又投入使用,产量将成倍提高,最保守的估计,今年的净利润也会超过1000万!

其实比赚钱更让陈欣开心的是,由于鸡粪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当地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他发现家乡正变得越来越美。因此,媒体还送他一个“环保潮人”的雅号。下一步,他还要联合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湖南和广东等地建立分厂,将这块利国利民的“环保蛋糕”不断做大。“其实打造美丽中国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小人物同样可以大有作为!”“鸡粪博士”陈欣笑着说。

(责编:卫红)

上一篇:保姆拙劣伎俩诈骗千万 下一篇:最老中国照片展示150年前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