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西瓜栽培出现裂瓜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19 05:54:00

小拱棚西瓜栽培出现裂瓜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玉田县早春中小棚西瓜栽培的调查研究,重点分析了导致西瓜裂瓜的原因为品种因素、栽培因素及气候异常,并提出了栽培上的措施和对策,即合理科学施肥、提高授粉质量、合适节位留瓜、适时晚浇膨瓜水。

关键词:小拱棚;西瓜;裂瓜;原因;防治对策

河北省玉田县常年早春小拱棚西瓜种植面积1 133 hm2,一般于3月中旬在加苫中棚内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在2 m的小拱棚内,并实行地膜、小拱棚双膜栽培,6月20日前后收获。近两年来,玉田县虹桥镇独树、东会等小拱棚西瓜种植专业村6月上旬常出现西瓜裂瓜现象,轻则占20%~30%,重则占70%~80%,严重影响西瓜商品性和品质,给瓜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 产生原因

1.1 品种因素

经深入实地调查,小拱棚出现西瓜裂瓜的地块,栽培品种一般为果皮薄而脆的早熟西瓜品种,如京欣系列。

1.2 留瓜节位不当

因气候或人为等因素,致使第1、第2个瓜没有坐住,到第3个瓜下来才开始留瓜,且打顶过早,瓜秧营养生长旺盛,幼瓜膨大速度适应不了旺盛秧蔓养分供应而造成裂瓜。

1.3 气候异常

小拱棚西瓜栽培时膨瓜期气温不稳定,个别时间段昼夜温差较大,幼瓜表皮温度较低,造成皮层细胞分裂受阻,而内部细胞分裂仍正常进行,导致内部和外部表皮细胞分裂生长不同步,从而发生裂瓜。

1.4 肥、水管理不当

经调查发现,发生裂瓜严重的地块,一般为肥料使用量较大(每667 m2复合肥使用量在100~150 kg),且膨瓜水又浇得偏早的西瓜地块。发生裂瓜的幼瓜大小一般在0.5~1 kg左右(大小和馒头差不多),很少有超过1.5 kg大的瓜,这样的幼瓜表皮较薄,韧性差,此期又大量供给了水分和氮素肥料,使幼瓜瓜瓤部膨大速度和表皮不同步,导致胀裂。

2 防止对策

2.1 合理科学施肥

一是增施腐熟优质有机肥。种植西瓜的地块一般要施用腐熟鸡粪、牛粪肥料3~5 m3,切忌大量使用氮素化肥和未腐熟的鸡粪等肥料。如施入的鸡粪肥料来不及发酵腐熟,一定要掺腐菌酵素(每立方米鸡粪肥料掺2 kg腐菌酵素)一起施用,保障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均衡释放各种微量元素;二是底肥要适量施用化学肥料,一般每667 m2复合肥使用量控制在50 kg以内,待瓜坐住后每667 m2再追施复合肥50 kg,就能够满足西瓜对肥料需求,还可减少裂瓜的发生;三是要叶面喷施过磷酸钙、硫酸镁等微量元素肥料,避免氮素的过量吸收,利于植株均衡生长。

2.2 提高授粉质量

因为脐部瓜皮较薄,授粉时要轻,不要涂破子房柱膜,保证授粉质量;同时,授粉后幼瓜长至馒头大小时,用手抹掉残花,防止残花留在脐部(因其大量吸水,导致从脐部裂瓜)。

2.3 选在合适的节位留瓜

小果型薄皮西瓜如京欣系列品种,留瓜一定要选第1或第2个雌花的瓜,坐瓜节位控制在第8节至第13节位,高节位的瓜不能再留。

2.4 适时晚浇膨瓜水

撤棚和浇水都宜在早晨进行,防止温差太大;浇膨瓜水一定要在瓜长至3~3.5 kg左右,并避免大水漫灌。此前如缺水,为不影响膨瓜,可喷施爱多收、碧护等叶面肥1~2次,补充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正常膨瓜。

2.5 人工垫瓜盖瓜

在西瓜坐住后浇水之前,将幼瓜从下部垫离地面,防止瓜与水直接接触,造成局部(脐部)吸水过多而开裂。遇有极端天气变化时,于傍晚用纸或塑料薄膜等把幼瓜盖住,防止因昼夜温差过大,瓜表皮温度骤降而裂瓜。

上一篇: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茄裂果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