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时间:2022-07-21 12:10:31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分为不稳定性骨折组(A组)和稳定性骨折组(B组),各4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结果:术后,A组总有效率为93.02%,B组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未固定、伤椎植钉椎体高度、后凸角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固定、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椎体高度、后凸角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结论: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依据患者骨折的类型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骨折类型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61-01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因存在胸腰椎多个节段的病理性骨折,常常累及多个胸腰椎。如果能早期进行临床诊断并采用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我院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8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例,我们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以探讨该类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分为不稳定性骨折组(A组)和稳定性骨折组(B组),各43例。A组43例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69.42±3.98)岁,其中高空坠落伤9例,交通意外伤26例,重物砸伤8例;B组43例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9.78±4.11)岁,其中高空坠落伤10例,交通意外伤25例,重物砸伤8例。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X 线、CT或MRI检查,当三柱损伤、后凸畸形>20 °、椎体压缩>1/2 及CT 示椎管累及>50%时视为脊柱不稳定型损伤[1]。A组患者给予长节段固定术、短节段固定术或是前路固定术进行治疗,主要实施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乙组患者采用绝对卧床,内科保守治疗或是植钉固定术治疗,主要是进行椎板减压,置钉固定术的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X线或CT扫描显示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胸腰椎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有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X线或CT扫描显示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胸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为有效。患者术后及体征均无缓解,X 线及CT 扫描骨折部位愈合较差,胸腰椎功能无显著变化为效。

1.4 统计学方法。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术后,A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5.49%),有效17例(有效率为39.53%),无效3例(占6.98%),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93.02%),B组治愈24(治愈率为55.81%),有效17例(有效率为39.53%),无效2例(占4.65%),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95.3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7~4.3h,术中失血量350~1000mL。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4.4h,术中失血量400~1000mL。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3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或加重发生。

2.2 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伤椎未固定、伤椎植钉椎体高度、后凸角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固定、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椎体高度、后凸角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常因严重暴力造成,通常下位椎体骨折比上位椎体骨折轻,或多个暴力同时作用,导致脊柱两处以上不稳定型骨折[2]。本组在排除骨质疏松等病理骨折后,根据骨折类型分为不稳定性骨折和稳定性骨折,分型明确,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由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尤其是非相邻型骨折因损伤椎体相隔较远者,易发生漏诊[3],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脊柱损伤患者,应进行详细体检。

本组中不稳定骨折患者给予长节段固定术、短节段固定术或是前路固定术进行治疗,稳定骨折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或是植钉固定术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均较好,分别为93.02%和95.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时还应考虑患者脊髓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有无合并其它组织及脏器的损伤,及损伤程度。应根据以上几点进行综合性考虑。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胸腰椎的骨折没有损伤神经的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治疗,进行绝对卧床或石膏固定治疗。对于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可以及时的恢复胸腰椎的排列顺序、脊髓减压、植骨和内固定,继而有效的防止脊髓。

参考文献

[1] 党洪胜,赵猛,严永祥,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治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4(2):1441-1444

[2] 郭庆山,王爱民,王晓军,等.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治疗[J].创伤骨科杂志,2005,7(8):707-710

[3] 田纪伟,赵庆华,王雷,等.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4):265-267

上一篇:浅谈西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规范方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