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酒石酸铋剂辅助治疗残胃及吻合口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8 02:10:12

摘要: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好的方案。本文对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62例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给予含铋剂的综合治疗,得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胶体酒石酸铋剂 残胃及吻合口炎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50-01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好的方案。本文对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62例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给予含铋剂的综合治疗,得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为124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内镜和病理诊断为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术后致症状出现时间3-16月,平均发病时间为6.7月;年龄33-75岁,平均为42.3岁。其中,毕一式40例,毕二式84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和上腹胀痛、恶心,尤以进食后明显。

1.2 治疗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耐信、阿斯利康)40mg。每日一次;莫沙必利(新络纳、康弘药业)5mg,每日3次,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麦滋林、日本)0.67,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胶体酒石酸铋胶囊(山西大同)110mg,每日4次。疗程4周。

1.3 疗效观察。根据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轻度 患者需提醒方能记起有症状,每3-4天发作1次,内镜下表现为吻合口黏膜充血肿胀,记1分;中度 有症状主诉,对日常生活有影响,隔日发作1次,内镜下表现为吻合口及残胃黏膜充血、肿胀,记2分;重度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每日至少发作1次,内镜下表现为吻合口及残胃黏膜广泛充血、糜烂,记3分。治疗4周后根据积分变化判定疗效:显效 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80%,胃镜表现为炎症完全消退;有效: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50%,但≤80%,胃镜表现为黏膜糜烂愈合,充血水肿消退>50%;无效:治疗后平均积分下降≤50%,黏膜糜烂愈合≤50%,充血水肿消退≤50%。治疗4周后由同一人进行胃镜检查并判断疗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个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见表1。

全部124例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治疗前反酸为最常见症状,为101例(81.45%),其次为烧心98例(79.03%),上腹痛89例(71.78%),恶心87例(70.02%)。治疗后两组显效、有效及无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反酸89.54%,烧心89.11%,上腹痛90.02%,恶心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反酸86.35%,烧心78.95%,上腹痛84.66%,恶心100.00%,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内镜下表现:治疗组炎症总消退率88.23%,糜烂黏膜愈合率92.01%;对照组为80.68%和82.7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变化见表2。

3 讨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不具备括约肌功能,导致十二指肠液残胃腔,包括胆汁及溶血性卵磷脂,破坏残胃及吻合口粘膜屏障,造成炎症、粘膜充血、糜烂及溃疡。因此,十二指肠液的反流是残胃吻合口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胃大部切除后因为胃泌素分泌水平明显底下,而胃泌素具有胃黏膜保护屏障作用,营养胃粘膜上皮细胞和抵抗H+逆弥散等作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胃泌素分泌降低50-70%,从而消弱了上述功能[1]。有报道认为吻合口溃疡的发生与手术不当和胃酸过多有关[2],胃远端切除后,因胃窦缺无,失去了胃泌素对粘膜的营养作用,对受损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特别是毕I式手术病人,吻合口炎发生率高,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可高达94%[1]。随着残胃粘膜屏障损伤程度的加重,粘膜组织细胞恶变潜能就越大;残胃粘膜屏障损伤在残胃癌前病变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种癌前期病变说明残胃炎与残胃癌之间有一定关系[3,4]。另外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导致残胃及吻合口炎,是癌变因素之一。有人报道,残胃HP感染率为37.2%[5]。

由于切除了胃大部分,胃肠运动不协调,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进出混乱。同时,失去了幽门天然抗反流屏障,使幽门运动对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的重要作用消失,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本组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反酸明显。因此,治疗方案首先以抑酸、增强胃动力、保护胃黏膜为主。本研究使用耐信抑酸,新络纳协调胃肠运动,麦滋林保护胃黏膜,促进上皮细胞新生,胶体酒石酸铋进一步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消除炎症等综合治疗残胃及吻合口炎4周,疗效显著。治疗组62例患者显效率48.4%,总有效率为90.4%,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组加入铋剂后因加强胃粘膜保护免受损害因子的持续侵袭和抗HP,有效促进了残胃及吻合口黏膜恢复,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之,因胃大部切除术认为地改变了上消化道正常的解剖结构,出现反酸、烧心、腹痛及恶心等较顽固的临床症状,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6]。因此,对残胃及吻合口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下表现给予综合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以增强患者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郭德忠,朱朝勇,张宇.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和吻合口炎96例临床分析.青海医药杂志.1997,27(3):7-8

[2] 陈寿坡.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胃泌素的关系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3,13(7):396-397

[3] 麻晓琳,周丁华,汤礼军等.犬胃大部切除后残胃黏膜癌变的形态学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特刊7):173-175

[4] 汤礼军,田伏洲,麻晓林等.残胃粘膜屏障损伤与残胃癌前病变关系的实验研究.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1999,6(1):7-10

[5] 尹曙明,张赣生,项平等.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价值.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69-673

[6] 江圣勇 朱建军.红霉素与铋剂治疗胃癌术后残胃炎吻合口炎41 例.临床肿瘤学杂志.2002,7(1):65

上一篇:育龄女性应用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对其再生育能... 下一篇: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种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