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时间:2022-07-21 11:06:59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一个“观”字笼罩整个沧海,视觉的全景由此展开:

1.眼前见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海水荡漾,是动态;写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衬,勾勒出大海的辽阔与威严。此时,诗人登临山巅、俯视苍茫雄浑的大海,全新的兴奋及视觉的感应都凝聚在这八个字上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不是直接写大海,但它却用勃勃的生机点染了大海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大海的“包容”,使读者似乎看到了大海苍茫之外的美丽多姿。“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既实写秋风吹拂下海水汹涌壮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悲己心情,试想:诗人伫立海边,眼前秋风送来滚滚波涛,群雄并起,天下未定,心情怎能不豪迈中而略显忧愁?

2.心中生幻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大胆的运用了夸张、想象的手法,创设了一个极为开阔奇特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广漠银河,都被包容在胸前的沧海之中了,在他看来,面前的大海就是自己的胸怀啊。由这几句不难看出曹操的博怀、远大的抱负和一统天下的决心、信心。文中仅用40个字,字字都写景,句句都有情;看似写大海,实是写心境。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的。

《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学习本文虚实相生的写景方法。

3.知道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熟练的背诵、正确的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知道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地背诵、默写诗句。

教学难点:

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以第一人称声情并茂地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法、学法:

读诗、解意、赏诗、背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本,从正史资料中了解作者的有关信息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导读文本

这里将教学分为四个环节——读诗、解意、赏诗、背诵,以期让学生充分地汲取知识、展示情感、提升能力。

(一)读诗

1.基础性阅读。

由3~5名学困生朗读,重在发现字词读音的错误。

2.情感化朗读。

这里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音调上要雄浑,节奏上要缓慢,语气上要深沉,还可以借助表情来展示情感。

(1)播放曹操凯旋后、碣石观海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结合文本,先探究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2)先由1名~2名中等生朗读,教师面向全体、结合个体,从情感、音调、节奏、语气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然后再让3名~6名中等偏下的学生读,全体学生参与评价。

(3)分组比读,看谁能读出豪迈的气概、慷慨的激情。

(4)分工合作、集体朗读1遍~2遍。

(齐读1句~2句,男生读3句~8句,女生读9句~12句,齐读13句~14句。)

(二)解意

1.学生对照注释、借助资料、探讨诗句的意思。

2.尝试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说说诗句的意思。

(使用第一人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表达情感的需要,内容上便于融进自己的合理化的理解。)

(三)赏诗

1.赏读1句~2句。

(1)学生朗读,读出面朝大海、心潮澎湃、情感一触即发的心情。

(2)引导提取信息:以“观”字统领全诗,展开叙事与写景。并自然引入对下文中“观”的内容的赏读。

2.赏读3句~8句。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大海及人物的形象,互动探讨:

(1)作者描写了大海上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海浪、海岛,然后通过对“澹澹”、“竦峙”的形象化的理解,概括海面上汹涌澎湃、海岛上勃发壮观的特点。

(2)放眼远眺,巨浪涌动;定目脚下,河山壮美。此时的曹操内心与大海融为了一体,他要向大海敞开的是怎样的胸怀?

(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作者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

(3)学生互相合作,从手法、内容、思想三个方面评议、赏读这几句诗。

3.鉴赏9句~12句。

(1)初步感知,研讨问题:

诗中描绘的是真实所见吗?为什么?会不会真的出现这样的景象?

明确:“若”即为“好像”,这里写的是奇崛而幻妙的想象。

(2)深度鉴赏,完成填空:

(先让学生用语言形象地描述海面上壮观、幻妙的景象,然后将吞吐宇宙的大海和诗人博大的胸怀融合起来,深究其巧妙的表达及丰富的情感。)

这四句诗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描绘了大海_____________幻妙景象,实际是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引入对“志”(情感)的探究。

(四)背诵

1.理清全诗的结构,为背诵做准备。

2.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自主背诵。

3.教师抽查背诵情况:

描写海面所见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描写海水澎湃汹涌的诗句是:。

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宽广胸怀的诗句是: 。

三、延伸阅读

阅读曹操的《龟虽寿》,并将写法、内容、思想与《观沧海》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曹操诗歌的特点。

板书设计:

上一篇:低压断路器在实际应用及选择上常见问题探讨 下一篇:钱钟书“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