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第3期

时间:2022-07-21 09:13:43

【摘要】自信来自于激励。鼓励中成长,夸奖中进步。教师的宽容源于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教师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让孩子们在“我能,我行,我最棒。”、“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关键词】激励;赞赏;信任;宽容;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1.教师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激励的力量首先,为了营造“激励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一方面在校园内适当位置张贴鼓励性的语录,在每一块绿色小宣传牌左上方有一个表示“激励”的标志,竖起的朝着我们微笑的大拇指;另一方面,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大力表扬上周表现进步的学生,推出两位“今日升旗手”,在全校师生面前登台“展示”,由大队长介绍其优点,大加“赏识”。

其次,在班级《彩报》刊登学生作品或进行优秀事迹介绍;把每周五的晨会课确定为“激励教育课”,学生之间互相表扬,争做伯乐;改革对学生的操行及作业评价方法,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符号评价学生,消灭 “×”的批改,你行、你棒的创意性词语出现在作业评语上。同时,为了使“激励教育”向纵深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激励”活动:在教室里开辟出“我的天空”比谁的星星多、比谁的花开的多。同时,要求我们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到微笑进课堂,努力寻找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

2.用激励的理念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办公室墙上采集了这样两句话:

2.1 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得到激励而来到人间的。

2.2 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 在我们的校园,随处可见这样的标志: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大拇指里面有一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仿佛孩子受到激励后发出的会心一笑。这是激励教育典型的动作:竖大拇指。你真棒! 其实,对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一面镜子,他们很希望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像,看到自己被尊重的模样。 教师应是一面对学生 “ 常常地笑”的镜子。教师的音容笑貌可能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愉悦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映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或许是一片灿烂。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班中一位女生,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她总是把手举得很低,当老师的目光注视着她时,她又连忙把手放下,如此几次。找她个别谈话,问她原因,她说:“我不敢,我怕说错。”我就对她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老师不怪你。”可她又说“我一看到你盯着我时的眼神,心里就打退堂鼓。”听了学生的话,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太严肃,不苟言笑,上课总是板着脸,难怪学生会怕我。后来,我和这位女生约定:以后上课,当老师向你投来微笑和鼓励的目光时,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有了约定,大家互相遵守,微笑的效应产生了:小女孩每次的回答都是那么自信,每节课上的提问又是那样精彩。在个人学期总结中我写道:人人都爱看别人的笑脸,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露出甜美可亲的笑容,可消除学生的生疏感、恐惧感。我要让师生间这种和谐的关系永远地保留,做学生的大朋友。有这样的认识,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我教的班级学生多,但每次接一个班,我都要求自己尽快准确地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校其它场合,每当学生向我问好时,我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我特别喜欢孩子:课间,我会把学生叫过来,微笑着跟他们聊天,有时给小女孩扎小辫子,摸摸孩子可爱的小脸……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1)从不同角度去看学生,善于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学生的素质包含着德智体美等方面,从多个角度看学生,就会发现学生中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差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在农夫的眼里,它没有提供起码收成的希望。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一番勘探,结果在地下深处发现了巨大的宝藏。”我会发现,班中的一些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有的孝敬父母,善良懂事……我就捕捉适宜的时机,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赞赏。如我班一名男生,原先他做事拖拉,没有耐心,做作业马虎,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常去吵闹同学,惹事生非,同学常来告状。可是他的体育成绩很棒,在运动会上,跳高、跳远都取得了好名次,为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运动会结束后的下一周晨间活动课上,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几天,他作业本上的字端正多了,科任老师也反映作业能按时完成了。我又根据他平时的爱好,把他推荐到校田径队进行训练,一年过去了,不但这位同学的体育特长在分局运动会上发挥出色,而且学习成绩也比原来进步了,并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2)用新思想去观察和对待学生。评价学生不能单进行横向比较,更要采取纵向比较,这样才更能看出发展趋势。教师心中应充满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开学初在安排班值日时,我发现“调皮大王”刘殿龙高高地举着手,并连声喊着:“我来!我来!”“他能行吗?”我犹豫着,再看看孩子期待的目光,我的心被打动了,并郑重宣布:本周由刘殿龙担任班值日。出乎老师的预料:为了做好班值日的工作,他每天早早地从家里赶来,督促大家做好包干区的清卫工作。校值日来检查了,他不停地问:“扣分了吗?”,听说没扣分,他得意得直喊“也”。我还发现,在他做值日的那几天,他比平时纪律要好。事后,我问他:做班值日时,最令你感到头疼的是什么?他说,有的同学不守纪律,我让他守纪,他不听。我又问他,那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他爽快地说,上课发言积极。老师补充说:“你还是一个能干的人,你关心班级,做事认真负责,这一周我班夺得了卫生检查优胜班的红旗,这可是你的一大功劳……这也是好多同学比不上的。”我还破例让他又连任了一周班值日。两周内,刘殿龙像换了个人似的。同时我也从中明白了:我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了,他比原来进步了,而且,他还会进步的!

(3)讲究批评的艺术,把孩子当朋友看。如果教师搞“家长作风”,那么,结果只能是“威”有余而“信”不足,学生对你“压”而不服。赞美的高手就是说服的高手。切忌“翻旧账”要平心静气,会用“甜口”而又“利于行”的良药,这样才能达到既教育人又感化人的目地。 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激励。 我抓住每一个机会,及时表扬。如在语文课上,我能注意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评议时也总是让他们评一评说得好的地方。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保持十分的兴趣。另外,我对于其他任课老师的反映,总是记在心上,及时在班级中进行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老师都非常关注。

教师激励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热烈的掌声,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教师的鼓掌与喝彩是打开学生创造心灵的钥匙。鼓掌与喝彩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在一定的场合,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让我们学会赏识,让孩子们在“我能,我行,我最棒。”、“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上一篇:阅读教学因读而生动 下一篇:感悟师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