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教师策略

时间:2022-07-21 08:47:25

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教师策略

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教学方式、价值追求等一直在探寻中优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高效课堂”的理念浮出水面,打造高效课堂是解放学生,以生为本的必然要求,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在这样的共识之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知、情、意并重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长期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一线教学经验的不断推动与尝试中,个人对打造高效课堂中的教师行为有了几点肤浅的认识,在此提出一些浅薄的观点,与读者共享:

一、在“推敲”中提升教学技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但是教师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教育理念就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技艺就要与时俱进,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研讨上,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倾注精力,有“推敲”的精神,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进步的机会。

为了共同提高,教师要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吸收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实践新理论,这其中“同课同构”的教研方式对于教学技艺的“精工细琢”是有着明显的推动的。上学期参加的一次的教研活动就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几位教师在授课中,当学生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后应当相机板书,而这时的板书有了些许差别,一位教师在学生回答“将单位一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出其中的几份就用分数几分之几表示”后,在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上各画了一个括号,另一位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在分母分子位置上都写上( )份,第三位教师在学生说到平均分的时候写出分数线,说到若干份的时候在分母位置写上“若干份”,说到几份的时候在分子位置写上“几份”。对比三位教师的处理方式,虽然只是细微的差别,但还是可以看出三位教师在难点突破上重视程度不同,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显然第三位教师做得比较好,既尊重了学生的回答,又清晰地引导学生重温和建构了分数的意义,大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会对分数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在“求变”中促进学习效率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评价课堂高效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要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情有独钟”,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有所变化,不能以“时间换空间”,不能搞“题海战术”,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恶情绪。其实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第一反应相当重要,往往错误的痕迹需要几十甚至上百次的纠正都难以擦除,因此我们在学生面对问题作出判断前一定要尽可能地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样的教学才能做到高效,由此,提倡效率的课堂需要主动“求变”:

1.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数学教学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不同地域的学生,教学就应当有针对性的变化,教师在课前应通过前置练习了解学生的知识误区,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设计例题。

2.课堂要“生本位”,开放搞活

课堂中要给予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要给予学生大胆表达的机会,要抓住细节,把学生的想法放在“显微镜”下辨别研究,肯定其合情合理之处,剖析失误原因,坚决杜绝“同一个坑摔倒两次”。

3.课后的“查漏补缺”及时、到位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的错误,学生都应当重视,“错题集”必不可少,学生将错题分类整理,在旁边作醒目的记号,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温故而知新”,经历多次的“查漏补缺”后,学生常见的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三、在“解放”中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中,要唯学生的“学”为中心,这样可以避免落入“知识本位”的误区,也能尽量避免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而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缺失,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在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反思,查漏补缺等系列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发展思维能力,获得学习方法。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二)》的教学中,课前我预设了导学作业,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代表性问题是方程意识不强。因此,课上我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办法理解题中数量关系,小组交流如何确定设哪个量为未知数,继而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方程策略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这一类问题的特点,学生就显得游刃有余,不但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属于典型的“和(差)倍问题”,还能独立画出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意思,甚至对这一类的问题可以“信手拈来”,自主编题。鉴于此,我觉得应当适度提升教学,于是出示“爸爸说今年我比你大24岁,儿子说明年你的年龄正好是我的4倍,求今年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的问题,在解决这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认识了此类问题的本质,知道了复杂问题从简单问题变化而成的道理,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打造高效课堂的道路上,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多做思考,多学习,多调整,掌控正确的方向,确保课堂教学之效率。

上一篇:中国内地网络印刷何以突破? 下一篇:试析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