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时间:2022-07-21 08:44:00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戴安邦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应把着重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因此,加强和推进化学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贵在平时的训练,而不是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下面结合本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化学实验入门教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教师应为学生做好示范工作,并教育学生珍惜每次实验机会,爱惜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药品.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操作.

例如,给试管里倒液体,要让学生用水反复练习,从瓶盖倒放联系到锅盖、电壶塞倒放,以防污染.指导学生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2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基本知识,以免发生意外.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切忌过分强调仪器的珍贵性,药品的毒性,以免学生缩手缩脚,不敢做实验,以致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掌握一定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例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先让学生分析课本上实验的不足,使学生认识到在开放的环境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是有毒的,会造成环境污染.启发学生改进实验,减轻环境污染.学生很快设计出改进后的实验:把白磷、红磷分别放在试管中,塞紧橡皮塞,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很快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且白烟没有逸散到教室里,避免了环境污染.当用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时,白磷老是跑到其他地方,有的学生马上想到在导管口接一个倒扣的漏斗,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了水中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老师趁机引导学生分析:为何水火能相容?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辩,最终找出原因,得出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如果没有实验现象的刺激,只是用语言文字表述这个实验现象,就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没有实验现象作为直接的鲜活的思考对象,也决不会引发学生广泛的思考,产生丰富的解释.正是这样一种由实验引发的争辩,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重视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行实验,化学实验除了在课堂及实验室完成以外,还应该将实验活动延伸到课外,以便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布置贴近生活的实验,使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解酸碱理论的知识时,给同学们布置护发素护发的实验.实验用品为护发素、洗发水、头发、pH不同的溶液.该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发现护发素是怎么发挥护发作用的,并能从中学习酸碱理论的相关知识.这些课外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在家庭小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家庭的废旧物品代替实验室器材.这样,既解决了实验器材短缺,又培养了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为了避免家庭小实验流于形式,可以从多方面来检查家庭小实验的完成情况.如编发家庭小实验报告册;课外单独询问,课堂提问;向家长了解情况;让学生坚持写化学日记,反馈实验情况,写实验感受,交流实验问题等.通过家庭小实验的操作,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四、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晚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每年初中化学教学进入复习阶段后,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机会减少,学生就会感觉学习枯燥无味.为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每年放寒假前,我筹划让学生在春节后,举办一场趣味化学实验晚会.活动从方向的选择、节目的编排、实验的改进到自创实验,教师不做过多的限制,只从可行性、安全性方面作指导.

因为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晚会上学生个个积极踊跃参加.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的观众兴致盎然,这足以说明学生对这种活动十分感兴趣.化学课外活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了化学教学的领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之,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有许多问题仍等待我们去研究,希望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上一篇: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课堂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