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海选也“超女”

时间:2022-07-21 08:41:08

干部海选也“超女”

2008年11月22日的湖南株洲,政府宾馆会议大厅内,一场名为“‘80后’优秀青年干部推选活动”的总决赛正在进行。舞台之外,组委会号召市民在网络上为自己支持的候选者投票,但不计入比赛成绩,为的是“博人气”。

12分钟可能改写命运

刘茂源出生于1984年,在株洲南车时代集团任软件研发测试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进入决选的选手,大多像他一样毕业于重点院校,其中不乏大学从教经历者。8点半,决赛正式开始,下午两点多,刘茂源终于等到了叫号,在候考室里他获知了考题,一篇名为“人们叫我们‘80后’”的三分钟即兴演讲,三个要求在9分钟内答完的现场答题。10分钟后,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刘茂源走到了赛场门口,随即,朱红色的大门开启,他昂首挺胸,登上舞台。

台下居中的前几排,是由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大学教师、企业老总和公众评委组成的评委团。评委现场打分,公众评委团的评分,将占选手总得分的30%。

出于避嫌,领导评委低于评委总数的30%。

播放过选手资料和一小段才艺VCR表演后,主持人开始念题,刘茂源的心跳突然加剧――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或许将在接下来的这12分钟里改写。

1:700的激烈角逐

今年3月,市委书记陈君文到市委组织部调研时,强调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解放思想,使最优秀的人才获得最宝贵的“初始提名权”,为此,株洲市委组织部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通过两个月的考查发现,“全市干部中‘60后’占了一大半,‘80后’基本还在门外徘徊。”于是将锁定“80后”的原因归结为“长远发展、梯队建设”。

7月23日,株洲市委组织部撒出“英雄帖”,门槛并不算高,只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株洲地区工作1年以上”和“80后”三个条件。

在第一阶段“海选”中,整个株洲市7169个报名者只有3800人参加了第一轮考试,最终371人过关。第二阶段通过综合知识、行政执行能力、心理素质三轮测试,100名胜出。第三阶段决出前30名,然后现场比拼,决出前10名。

从组委会获得的文件显示,对前100名入选人员颁发证书,培训后作为科级、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和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对前30名培训后,选派至市重点项目和市直机关及县市区、乡镇的适当岗位跟班学习锻炼;对前10名,可破格提拔到科级或副处级领导岗位任职。

株洲当地媒体的诱人宣传称:“一旦胜出,你的人生道路或许会被改写。”

“初始提名权”破题

实际上,类似的干部公开选拔,在株洲并不鲜见。株洲市芦淞区政法委书记段桃庚,9年前亲历株洲历史上第一次公开选拔干部,他藉此由科级干部晋升副处,对此,他感慨颇多:“当初公开选拔虽然也有漏洞,但无疑是最公正的方式,给很多普通干部提供了晋升机会。”

尽管争议不断,“80后”干部选拔还是顺利结束。市委书记陈君文表示:“推选达到了预期目的。”他认为,活动最大的创新,是在青年干部“初始提名权”上破了题,让每一位参赛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杜绝跑官要官、暗箱操作。陈君文还计划不定期地开展这种活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

对于前10名的任用问题,陈君文表示,首先会进行道德考查,合格后会安排到党校学习,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应水平,才可能让其进入副处级以上的团队。

“选秀”、“选官”之辩

决选冠军26岁的邓画文,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研究生毕业后在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助理审判员。胜出后,她对前程充满了期望――她有可能从普通科员一跃而成正科或者副处级干部。而她所在的单位,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年,她表示:“尽管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有疏漏,但是比起暗箱操作、裙带关系,它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

尽管如此,网络上依然有质疑,“这是在选秀,不是选官”,“纯粹的形式主义”。“选手们演讲时说得太全太好,让人感觉很难实现,我们需要的是实干家。”

现实中,对于“80后”“张扬、自我、缺乏责任感的种种议论,也为他们的从政路途带来阴影。即使一向开明的段桃庚,也不能完全放心。他觉得,“目前还不能将年轻干部安置到要害岗位独当一面,毕竟缺乏经验,压不住阵”。

摘自:《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49期

上一篇:PPG创始人“潜逃”调查 下一篇:众硕士竞聘“猪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