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贪婪与恐惧之间

时间:2022-07-21 07:16:13

从业逾十年,胆子越来越小,究其根本,投资无非介乎于贪婪与恐惧之间的选择。人归根结底是一种感性的动物,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里沉浮的投资者,涨了就信心百倍,认为战胜市场易如反掌;跌了则草木皆兵,战战兢兢。

我们经常在贪婪与恐惧之间迷茫的奔波,换来的却是满身疲惫、伤痕累累。如何摆脱这样的囚徒困局,孰不知老祖宗们千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愈自信时需愈胆怯,愈恐惧则应愈贪婪。作为一名固定收益投资者,我对后者的感慨尤为良深。

我2001年入行,2003年夏接触固定收益投资,初入市场,遭遇的就是债市的漫漫熊途。2004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如烈火烹油,宏观调控,紧缩政策釜底抽薪在所难免,处于链条尾端的债市大幅调整,在市场恐惧的氛围中,债市节节败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到5.0%的高位,此收益率对银行而言免税之后达到6.5%之高,在8%-9%的GDP增长率的背景下,如此之高的无风险收益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长期价值底部凸显,那么此时在整体恐惧的氛围中,贪婪一下又何妨。

时光荏苒,历史总是在反复中前行,2008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的恐慌似乎就是2004年的重演,10年期国债回到了4.5%,30年国债则到了5%,在寿险资金长期成本普遍位于3.5-4%的背景下,如此看来,此时市场的恐惧尤为可笑,凭籍如此简单的理由,纵身成为市场上少数贪婪者,这也是2008年我个人管理的基金取得巨大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

2008年10月,江铜套保亏损10亿元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投入风平浪静的信用债市场,市场风声鹤唳,对整个信用债产生了系统性的怀疑,信用利差急速扩大,信用债市场泥沙俱下。恐惧中我们需保持理性,中国信用市场违约真的到来了吗?江铜真的还不起钱了吗?对于一家年净利将近40亿元的大型国企而言,10亿元的损失虽会伤筋动骨但不至于山穷水尽。在市场极度恐惧时,我再一次选择了贪婪,基于理性的贪婪。

现在的债券市场何尝不是处于恐惧之中,随着紧缩政策的效应逐渐显现,银行间资金面极度紧张,城投债不断爆出的负面消息更是雪上加霜,债券市场陷入了一片恐慌,机构纷纷开始抛售城投债,但接盘稀少,由于资金利率的高企,一部分机构开始去杠杆化,在城投债成交清淡,抛售受阻之后,未解决资金头寸,流动性相对较好的可转债成为了抛售的第二目标,抛售利率产品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机构解决流动性的最后手段。

与此同时,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强监管,期限错配被禁止,中期票据亦遭重创,债券市场哀鸿一片。然而当我们将恐惧、惊慌排出脑外,细细品味债市这场大输溃败时,一个线条逐渐清晰,在紧资金面的背景下,城投债――转债―――利率债的恶性循环一目了然。抽茧剥丝,线头是关键,城投债真是如此不堪吗?其实不然,除了外媒喋喋不休唱空中国以外,不论是政府、专家还是投资者都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不大。好的结果是可以预期的,但痛苦的过程也是难以避免的,市场的恐惧情绪仍会持续,直至政府出台系统性解决地方债务的办法。可能现在还没到最坏的时候,但亦不远矣,最坏的时候也就是最好的时候,泥沙俱下之时未必不是淘沙见金之机。

愈恐惧愈贪婪,整个市场在恐惧时,我们也在恐惧,但我们更有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凭此我们能在迷茫与惊慌中找到长期价值之所在,此时我们应该贪婪也可以贪婪,虽然贪婪并不能让我们短期得到回报,也许会让我们坐在市场的左侧,但清晰的长期回报,让我们有信心承担这样的风险。

上一篇:抵御经济周期的诱惑 下一篇:信字难求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