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批评,提升中职生自信心

时间:2022-07-21 05:59:47

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中职生是世俗眼中更难以管教的一群孩子。作为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非主流群体,他们多数学习基础差,在思想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在心理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玩乐族”“游戏族”“网瘾族”“恋爱族”等不在少数。再加上正值青春叛逆期,让许多老师管教起来头疼不已。

当了多年中职班主任的我,每每在需要批评这群易叛逆极敏感的中职生时,总是要先打下尊重和爱的基础,并把握三条原则。第一,只要学生不是故意干坏事,后果又不是那么严重,就尽量避免给予严厉批评。第二,批评方式要因人而异。每个孩子有先天差异,接受批评的方式也有差别。比如,对于不尊重父母的学生可以要求他写出父母的十个优点,对早读无故缺勤的学生可以要求他朗读几篇美文,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可以要求他背诵日常行为规范或法律条文。第三,批评学生要刚柔相济。教师可以站在理解接纳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说出想法。如果一味强调“刚”,学生会认为老师不近人情,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阂。反之,如果一味地体现“柔”,缺少实事求是的分析和严肃认真的批评,则容易给学生造成教师软弱可欺的错觉。

对中职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差点,平时也爱惹惹事,但他们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近年来,我所在的学院进行了“中职生自信心重构”课题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在研究中,我体会到面对基础较差、思想状态各异的城乡学生,更要讲究批评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事半功倍。

反话正说,坚持正面引导。教师首先要明白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尊师爱生关系。针对中职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班主任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地大加指责。在批评之前,先要多方面摸清情况。批评的时候,要从正面进行疏导。比如:上课时,教师发现有学生不专心听讲,你可以说某某同学上课真专心啊;当有同学上学迟到或旷课时,你可以在全班设立“全勤奖”。这样既可以达到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表扬了一些同学,强化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让“批评教育”融入“榜样”的力量。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榜样教育。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素质修养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其次是学生的榜样教育。这里的榜样是指有闪光点的后进生。对于那些平时被大家公认为“调皮”和“捣蛋”的学生,教师在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可以在班级中进行“你追我赶,创先进”教育,让“后进生”多以他们自己的闪光点为傲,而不是以曾经的错误为耻,让他们自觉摒弃不良习惯,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总之,就像表扬一样,批评同样是教育手段,它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爱。事实上,态度真诚和蔼、严格而非严厉的批评,更会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重塑中职生的自尊与自信,才能培养出大批身心健康、专业合格、献身社会的职业技能人才。

上一篇:“零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下一篇:好玩的水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