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思维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7-21 05:41:49

钢琴演奏中思维模式的探讨

【内容摘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听众听到的美妙音乐不仅仅来源于演奏者熟练、高超的技巧,这其中还包含着演奏者的思维模式。演奏者的思维模式对于钢琴演奏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文章对钢琴演奏中思维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发现思维模式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演奏 思维模式

人们都知道,音乐演奏的最高境界是借着音乐来表达演奏者的内心情感世界,而不是单纯的技艺高低。如今,钢琴演奏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钢琴演奏关注的不仅仅是技艺的高低,在乎的不只是钢琴演奏能力的高低,而是能否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恰当地表达出作曲者的感情。这种感情的表达与演奏的思维模式有关,因此本文从钢琴演奏中的思维模式出发,探讨思维模式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演奏者能在钢琴演奏中获得质的突破。

一、思维以及思维模式

所谓的“思维”就是对事物本质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如今,一些学者愈加明白要使得钢琴演奏能够出彩,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的熟练与高超,还需要演奏者能充分地表达出作曲者在作品中的感情,也就是寄情于音乐中。而要在钢琴演奏中充分表达出情感,则需要培养演奏者的思维模式,因为思维模式会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也会影响作者的情感表达。当演奏者拿到作品时,必须运用思维去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只有充分把握了作品的情感,才有可能将这种情感融会于音乐中,才能使作品富有情感,让听者感同身受,这才是成功的钢琴演奏。而认知、记忆、直觉、想象、投情、设想等都是属于思维模式的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的运用有利于演奏者的钢琴演奏。

二、认知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认知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因此,表演者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于所要表演作品的了解。表演者对自身的认识涉及的就是对于自己演奏能力、技巧方面的了解;而对作品的认识则是首先对钢琴曲整体的一个初步感觉,进而在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理性分析。

往往演奏者在了解了作品之后才能把握作品,理解其中的美。对于作品的认识主要是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了解,要能知道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演奏者需要认识到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一种精神状态以及作者创作这个作品的原因;第三,每个曲谱在创作出来的时候都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例如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创作于战争时期,那时候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首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悲痛、愤慨的感情。由此可以说明,在了解作品社会背景的情况下能更加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感情;第四,每一个作品演奏出来之后,在社会上的反响也是演奏者需要注意的,这样也有利于演奏者了解作品的内涵及价值。例如《义勇军进行曲》一经公开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争相学习,得到了一致好评,因为这首曲子表达出了人们的心声。所以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演奏者都是慷慨激昂的。这样的演奏效果也是以后的演奏者需要了解和注意的。

总而言之,演奏者通过对作品的认知,了解了作品所处的年代、背景等,同时演奏者的思维模式也得到锻炼,这有助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更对作品的演奏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记忆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

记忆,是对于知识首先进行了识记,之后如果需要运用能够回忆出来的一个过程。就表演者来说,其必须记忆所要表演的作品,这是表演的前提条件。例如,演奏者在进行《命运交响曲》的演奏时,首先要做的基本工作是在认识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记忆。在记忆过程中,弹奏者可能会在内心中对于《命运交响曲》产生一次表演。此时,弹奏者在脑海中听到的弹奏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同时,由于在前期基本上了解了作品的一些情况,这对于演奏者识记作品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演奏者通过对作品的认识进而能够发现作品中的美,而人们往往对于美好的东西印象深刻,所以这有助于演奏者对于作品的识记。

四、直觉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

直觉是人内心的活动,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直觉的过程有时候被人们称为一种“顿悟”,因为人可能对一个事物还没有具体的理性分析,仅仅是因为内心的一种感知而做出猜想。

就演奏者来说,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是倾向于直觉的。因为当演奏者在对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时,是非常容易对其产生一种顿悟的,从而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也能好好地把握这个作品,从而将其演奏出来。因此,演奏者要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感情,同时作为一个演奏者,需要经常锻炼自己的直觉能力。强大的直觉有助于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

五、投情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表演中的投情,指的是表演者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演奏中,将感情和作品融合在一起。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如果演奏者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那么所演奏出来的作品就如同具有生命力一样,能感染他人,引起听众的共鸣,所以,音乐投情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音乐投情,钢琴弹奏者需要做到:首先了解谱曲者在作品中所倾入的感情;其次在充分体会的基础上将这种情感融入钢琴表演中。另外,演奏者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张弛有度,要充分把握自己融入其中的程度。

结语

钢琴演奏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活动,也是一种可以将理论融入其中的表演。让思维模式参与到钢琴演奏中,会使演奏者在演奏中更能得其法,同时也会使钢琴演奏更具理论特征,这样的钢琴演奏才会更加成功。钢琴演奏中,让演奏者运用认知、直觉、记忆、投情等,充分利用思维模式,能使演奏者更恰如其分地演奏作品,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使钢琴演奏更具有生命力,更能从心灵深处感染听众,让演奏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鲁晓.论钢琴演奏中的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2).

[2]杨慧.谈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J].人民音乐,1999(5).

[3]周晓梅.钢琴演奏――音乐艺术的创造过程[J].钢琴艺术,1999(4).

[4]陈伦旺.论钢琴演奏的艺术再创造过程[J].乐器,2005(12).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兴趣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