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效实现初高中英语衔接

时间:2022-07-21 05:01:18

浅论有效实现初高中英语衔接

初中生升入高中,会面临诸多改变和诸多不适应,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首先每个单元的词汇量明显增多;其次,每节课的容量增大,难度提升;再就是老师大部分时间会使用英语授课,使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迷茫。另外高中教学不再是针对片区内的学生,所以生源有所扩大,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一时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高一时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应发挥好主导作用,认真分析初高中的学生、初高中的教材、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教学方法的异同点,寻求良好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做好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衔接。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英语教师要知道学生养成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里的工具书指的是:字典和语法工具书。在高一的第一节课上,就要求而不是建议学生每人一本字典,一本语法书,同时向学生介绍字典的使用方法,以及语法书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书,告诉他们遇到词汇或者语法方面的疑问,不要被动等待教师解答。而是首学会自己查阅工具书求得答案。

2.预习的习惯。由于高中课堂容量的增大,要想使课堂高效,预习是必不可少甚至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前预习就是一个设疑的过程,有了每个人独立的疑问,才会有课堂上精彩的解疑和再质疑。有了预习老师才更更好的在课前了解写生的学情,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教案讲。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就不能仅仅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教学环节,所以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专门进行预习,形成自己的预习提纲,比如:定语从旬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结构?有什么注意事项?等。刚开始的预习是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随着学生逐步提升,可真正实现让学生独立预习。形成个性化提纲,再由教师在真正上课前收集整理。

3.朗读的习惯。外语不光是文字,它首先是语言。语言是要讲要读的。而我们中国人学外语又缺乏语言环境,所以朗读是很必要的。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口语,又可以帮助记忆。高中生的首要也是直接的目的就是高考,如何在考试中有良好的答题表现,阅读成为重要原因,因为通过读例句,读经典例题,读优美段落,学生更可以培养的是一种正确地道的语感,这在考试中很重要。

4.整理错题的习惯。人不能让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所以针对每次的跟踪训练,每次的周考月考,将其中的错题提炼出来,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因进而从中学习。而针对英语来说,错题必是语言误区,所以改正之后,加以反复朗读、记忆,必能事半功倍。

第二,做好学习兴趣的衔接。

随着学习的深入,生词难记。语法难懂等问题都会出现。如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减弱,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设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个人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影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运用幽默风趣得体的语言表达,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预设,每一个环节所说的话,所采用的手段都应是不同的。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将很多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东西用PPT加以呈现;将大量的视听的素材融入英语课堂中,这样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三,讲明教法,指导学法,做好衔接。

1.讲明教法,做好衔接。在初中的教学中,以句型教学为主,一般是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方法。但高中侧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重视阅读的讲解,不是单纯的理解内容,而是以课本为依托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然后在课下做好大量的限时阅读,从题材体裁,到内容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尽管这样,部分学生还是会遇到阅读障碍,所以教师必须坚定信心,进而帮助学生坚持不懈的将阅读进行到底。

2.指导方法,做好衔接。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记单词,如何说话,如何写文章。面对全新的高一学生,这一切都是新的,都需要教师耐心地甚至是手把手地教授。在此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语言。

总之,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解决的好,对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以及今后从事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上一篇: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下一篇:再谈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数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