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

时间:2022-07-21 04:55:57

几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演示实验在引导学生体验物理情景、进行观察思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演示实验的直观(实验现象体现出物理过程的直观)、清楚(演示的物理现象清楚,可视范围大)、简单(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基本原则,笔者对一些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1 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

课本上的实验是让沙漏振动起来,人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木板,然后再将木板拿下来,木板上面就留下了振动的沙迹。教师拿着木板绕着教室走上一圈,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并不清晰。改进后的实验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振子在竖直方向的振动、木板在水平方向的平动、这两个相互垂直运动的合运动。既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非常深刻。

实验装置如图1:(1)是支架,其长、宽、高根据所用弹簧的长度确定。材料可用不锈钢方管,也可用木条。(2)是振子导轨,两根细铁丝相距约1cm,固定在支架的上下端。用来控制振子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使用时也可涂上一点油。(3)和(5)是画图板的上下导轨,用来控制画图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使用时可涂上一点油。(4)画图板,可用三夹板,宽度比画图板导轨的间距稍小,长度适当即可。为了便于滑动,可镶上铝合金边框,然后在上面贴上5、6层白纸,做一次,撕掉一层,马上又可做第二次。(6)和(9)是弹簧,可用实验室一般的拉伸弹簧。(7)是振子,笔者用直径约10cm的不锈钢球壳,钻一个直径约1cm的孔(比软头笔的直径稍大),然后在球壳内灌入水泥沙浆(如果用实心钢球,密度太大,同时不便于钻孔),插入一支软头笔,待水泥沙浆定型后取出软头笔。另外在与孔垂直的方向上焊接两个挂钩,便于安装弹簧。(8)是一支画图用的软头笔,使用时将其套入振子导轨的两根铁丝之间,保证振子振动时不左右偏移。

在具体演示的时候,先把笔拿下来,蘸上墨水,从两根铁丝之间插入振子孔中,让笔头刚好接触画图板上面的纸,固定好。向下拉动振子,让其上下振动起来,同时尽量匀速的水平推、或者拉动木板。一般在演示之前稍做练习,画出的图像都比较理想。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演示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当初速度为零时,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s ∝ T2。验证该结论,可用教材中的实验器材,用重锤拉着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计时并记录各时刻的空间位置。但演示起来不直观,学生要通过测量、计算纸带才能得到结论,且实验过程中小车容易偏离木板。该实验的关键是准确计时,准确定位,计时和定位的精确配合。改进后的实验让学生用眼睛看乒乓球的位置,同时用耳朵听节拍器的声音,二者的配合就简单多了。

实验装置如图2:(1)是下滑导轨,用直径8mm的铁丝做成如图形状,导轨长约1m,间距3cm。(2)是一个乒乓球,作为学生的观察对象。(3)和(5)是木板,厚约2cm,在每块木板上面挖两个相距3cm的小槽,作为支架。(4)是标尺,可用长约1m,宽约5cm的硬纸板做成,为了增加可视度,每小格约5cm,把0、1、4、9、16这5根刻度线标注明显,做好后用透明胶带粘在导轨一侧的铁丝下面。另外用节拍器计时。

在演示的时候,将木板(3)用书垫高,使导轨呈约20°左右的倾角,然后调节节拍器,使乒乓球从“0”位置滚到“16”位置节拍器刚好响4次(节拍器响的同时将乒乓球从0位置放开,此次响声不计)。这样学生就能清楚的观察到节拍器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时小球的位置恰好在1、4、9、16处。从而清楚直观的验证了我们的推论: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 T2。该实验改进后现象直观,操作简单方便。

3 静电平衡时导体电荷分布的演示实验

用法拉第圆筒演示物体带电只分布在外表面,学生总有些疑惑。有的学生问:若不是球体,而是其它形状也是这样吗?如果用如图3所示的演示实验,学生的这些疑惑就可以迎刃而解。

剪一张宽约10cm、长约40cm的金属箔,金属箔的两面都粘上5、6条用金属箔剪成的小条(每条宽约0.5cm,长约3cm),把金属箔的两端各粘在一根有机玻璃棒上。取一块木板,在木板上钻有距离远近不同的小孔,小孔的直径比有机玻璃棒直径稍大。首先将金属箔拉直,把两根玻璃棒插入木板中相应的小孔中。再用起电机使金属箔带电,这时金属箔两面粘的金属箔小条都翘了起来,说明金属箔的外表面带电了;改变玻璃棒的位置,使金属箔变成弧形,这时只有往外凸的那一面的金属箔小条仍然翘起,而在凹进去的那一面,金属箔小条垂了下去;再改变玻璃棒的位置,把金属箔摆成“S”形做一次,则会看到,只在金属箔凸出部位金属箔小条才会翘起来。该实验比较形象的说明了外表面的含义,学生看后也比较信服,演示时只要注意让金属箔和有机玻璃棒保持干燥、干净就行。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下一篇:让校本课程为必修课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