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分析

时间:2022-07-21 02:36:18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分析

[摘要] 公允价值无疑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与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的关系对其理论渊源进行论述。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会计信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且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谨慎地运用,成为此次准则修订中的一大亮点。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与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的关系分析其理论渊源,进一步揭示其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关系

1.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基于委托―理论产生的,该理论认为为了减少人出于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随意操纵的败德行为,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以真实性数据为基础并具有可验证性,会计目标应以恰当形式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营管理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在这种观点下,基于一系列假设与判断的公允价值计量不适用,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采用历史成本。

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经济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决策的信息需要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种类、内容与披露深浅程度。这些会计信息既包括过去的信息,又包括现在的信息,更应该包括将来的信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更有利于决策,因而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2.公允价值理论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不同的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有不同的要求。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满足相关性的要求,而且能部分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相关性包括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方面。公允价值由于反映了现行市价或采用预期现值法估计的市价,因而提供的信息更有助于评价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不确定性和时间分布,更能满足相关性的要求;此外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这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或劣势能够反映在企业收益中,有助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如果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些相对优势或劣势只能反映在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初始计量中。因此以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更相关。

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三个方面。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往往需要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这在很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如对某项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不确定性和时间分布很难做出一致的判断;有时单独一项资产并不能产生未来现金流量,需要与其他资产相结合发挥作用,而我们却难以合理划分各项资产对现金流的贡献等。所以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的可核性较弱。然而它却能有效地满足其他两个方面的要求。历史成本在初始计量时具有真实性,但在随后的计量中却不能有效地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或使用价值等;另外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进行计量的企业本身,避免了使用价值等计量模式在估计现金流量和利率等方面存在的过多武断和随意因素,并且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提供了一个较为中立的基础,具有较强的中立性。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能满足可靠性的大部分要求。

此外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可比性。传统的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混和计量模式,如有的企业对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有的采用市价法,而有的则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将直接导致三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出现“苹果和梨子”相比较的荒唐现象。而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统一的计量模式,计量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近似的市场价格,因而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3.公允价值计量与收益和资产的定义

会计学界与经济学界对收益一直以来有着不同的定义。会计学中的收益概念称为会计收益,它是指企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应费用的差额。会计收益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因而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但其相关性较差,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于遵循收入实现原则,使得收益表中所反映的收益未包括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等其他全面收益,并不能反映企业资本的全部增值;(2)会计收益概念中以现行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使得已耗资产的成本不一定能完全得到补偿;(3)另外由于资产计价的混乱,使得一度作为资产计价产物的各年度会计收益缺乏可比性。

而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通常被称为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概念认为,收益是随着未来服务的现值的增加而同时产生的,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不可分,资产应依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而收益则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值变动的结果。显然依据经济收益概念,对资产和负债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应的,资产的定义也应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说”,即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能加以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4.公允价值与计量目的

计量目的具有层次性。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和可靠,而计量的直接目的则是计量什么,即计量的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还是使用价值等。在传统的计量模式下,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目的是不同的,初始计量的目的实际上是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后续计量的目的可能是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可能是摊余价值等。但计量目的不应当因为市场价格有失公允、需要估计而改变,若能采用预期现金流量和现值计量技术合理估计公允价值,使得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直接目的一致,将使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之间是存在递进关系的:决策有用观决定了应更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决定了应采用经济收益和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概念,最终导致了会计计量的直接目的――公允价值的产生。

二、公允价值与实证会计理论的关系

证券市场的实证会计研究有两大流派:信息观和计量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而提出的关于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观点。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股利)决定的,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却很难满足需要。对于现代会计信息在股票定价方面所起的作用,信息观和计量观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做出了说明。

信息观认为证券价格变动程度反映了相应程度的信息内涵,并有助于决策。信息观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上的,在这种假设下,证券市场是足够灵敏的,它能够对不同来源的各种公开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因此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以表外披露为补充的财务报告模式被认为是有效的。会计重要的是披露内容而不是披露形式,只要在有效证券市场环境中充分披露,提供大量的信息就能帮助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状况做出自己的预测。长期以来信息观在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FASB颁布的前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当时流行的信息观思想:例如FASB认为财务会计报告并不一定包括对企业未来盈利的直接预测,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财务结果;另外FASB虽然强调财务会计旨在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并没有规定会计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允价值信息,以减少信息使用者搜集信息的成本,并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当然更没有打算改变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模式的现状,而只是希望通过增加披露来增强其相关性。但增加披露并不等于增加计量,更不等于改变计量。显而易见,在信息观的指导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提出和采用是没有必要的。

但随着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信息观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有研究指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净收益只能解释当期收益公布日非正常回报率的2%~5%,这一现象被界定为低劣的盈利报告质量,这直接导致了针对低质量盈利信息原因的实证研究。而随后的研究显示,低盈利信息质量是因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利信息缺乏实效性。同时另一些研究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则表明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这些最终导致了计量观的产生。计量观是指人们应通过增加对计量的关注(不仅是增加披露内容),或把更多的计量导向的方法引入财务报告以增加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根据计量观,准则制定机构有必要引进公允价值计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此计量观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理论依据。

上一篇:论我国民营企业税制环境的改善 下一篇: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