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从习惯开始

时间:2022-07-21 01:55:43

【摘 要】 本文在对自主学习习惯的相关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着手,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摆脱学习困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自主;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摆脱学习困难,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自身的学业成绩,体验成功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 英语自主学习习惯的相关概念

1.1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即人在学习动力的推动下,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行为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1.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的学习、机械学习。结合中外不同的流派学者研究,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归纳,即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和接受,以及监控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做出决策的权利,如选择学习材料、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等。(祖瑞,2007)。

1.3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就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者的态度和能力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自主学习习惯要求学习者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英语自主学习习惯指的是教师从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发现知识的结构和规律积极,使之初步具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是枯糙、乏味的,光靠兴趣持续不了很长的时间,只有培养出良好的习惯,才能持之以恒。《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育部,2001)。对教师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师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学生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以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后从以下几点着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1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指导学生养成科学预习的好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对学生的预习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明确所预习的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

②了解预习内容的基本大意。

③找出对话或段落中的常见短语与常见句型。

④标示出预习中遇到或想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2.2利用课堂延伸,强化课堂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延伸的力量。班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在班级中构建小组,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有效安排和选择研究的内容和方式。目前我们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如问候、介绍他人、自我、家庭、学校、运动、爱好、饮食、数字以及节日、书信的书写等系列话题,有利于教师把教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创设真实的情景,摆脱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将学生引进真实的语境中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课本剧改编体验。课本剧是一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课本内容或趣味故事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表演,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的形式。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表演中,身临其境的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完小学牛津6B Unit7 A letter to a pen friend之后,我们安排Liu Tao与Peter的相见,引发一系列的故事情景。如Liu Tao向Peter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们一起参加Liu Tao朋友的生日party,路上问路以及聚会上他们谈论各自的Hobbies等场景。老师可以将故事按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组去完成。学生可以通过改编牛津6A Unit1 Public signs,Unit2 Ben’s birthday以及6B Uint3 Asking the way,5B Unit3 Hobbies等课文,来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的剧本。学生在参与课本剧的改编讨论和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体验,自我提升,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体验之中升华,并形成各具特色的经验与体会。

2.3培养良好的课后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复习和作业的习惯。“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更加系统化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复习能有效防止遗忘,也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拓展学习的深度。作业是对本堂课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测,能帮助学生和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教师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学生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的形成。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和超前学习,多阅读一些英语课外读物等。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示范引导,反复训练。习惯的养成体现在日常英语教学的细枝末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耐心培养,坚持课内和课外向结合,及时反馈,跟踪指导。学生一旦养成英语自主学习习惯,他们就会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自主学习相关概念辨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2]《新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祖瑞.“厘清关系,发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上一篇:地扪侗族传统手工造纸调查 下一篇:中新课程政治科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