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

时间:2022-07-20 10:18:02

浅议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而教师的提问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低效或无效现象在课堂上比比皆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和听课过程中发现: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问,答非所问;或兴味索然,无精打采,无动于衷;这些现象造成教学环节的不顺畅,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以致陷入教学的困境。

关键词:学生;预习提问法;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8-01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出现“死水微澜”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不善提问或问而不当。古人云,问之不切,则所听之不专。可见“问”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听得“专”,提高课堂效率,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提问法是一个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古已有之:《论语》作为一部言语录,全书记载孔子师徒谈话一百余次,其中有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形式。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即问答法。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中西方语文教学中就有了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这不能不表明提问法的价值及其在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提问法的作用

1.1 有利于激发兴趣,唤起注意,活跃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反应,然后归纳整理并作出回答。例如教授《背影》时,教师提问学生:课文是描写父爱的,为何不直接以“父爱”为题,却用“背影”作标题?这激起学生很大兴趣,教师引导他们快速回到文章,找出文中四处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潜心阅读,仔细分析,归纳得出:正是父亲的背影让作者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独立认真的思考之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

1.2 有利于实现教学双向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课堂提问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有答问的任务,又有提问的机会,还有分辩的余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从教师到学生的信息传递,也有从学生到教师的信息传递,变教师“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又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甚至“于无疑处有疑”,进而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荒岛余生》为例,教师讲解分析完后问学生,就这篇文章,还有什么看法或想法?有学生提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如果不是,作者写它的目的何在?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作者的目的是想借这个故事给人们一些启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看法。这样,就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幸福愉。

2.学生预习提问方法的意义和价值

2.1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预习提问法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很大。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刘兰芝贤惠能干、才貌双全,而且被遣回娘家后,马上就有县令、太守先后托人来说媒,但是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她的婆婆就是容不下她呢?从文中又不能够发现她的婆婆有什么精神病。是不是因为她没有生孩子呢?如果说是因为没有生出孩子,那难道县令、太守就不担心他们的儿子把刘兰芝娶回家后,不生孩子,绝了他们的后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绞尽脑汁想找出答案。学习的兴趣也上来了。预习提问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激励诱导,中肯评价。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有想像力的反应。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同时《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耍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

2.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预习提问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语云“非学无以致疑”。“学”在先,“疑”在后。"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代表的就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独特的体验和解读。在没有教师的任何“点拨”下,学生完全自读,凭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质疑,问题完全不受任何限制,学生的思维触角可伸及文章的任何角落。提问的角度不限、内容不限、长短不限、深浅不限,只要是自己学习中的不解之处都可以提出来。

比如一位教师教《祝福》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感悟,提出疑难问题。学生钻研得很投入,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1)祥林嫂有没有名字?(2)祥林嫂是逃"出来的吗?(3)祥林嫂这么一个既没有文化又十分迷信的女人,怎么可能会对"魂灵的有无"产生疑惑呢?(4)祥林嫂是怎么死的?(5)说祥林嫂“手脚都壮大”,难道祥林嫂不裹脚吗?(6)嫁过两次的祥林嫂幸福过吗?(7)祥林嫂一生中最可悲的是什么?(8)如果阿毛不死,祥林嫂也熬成了婆婆,她将怎样对待阿毛的媳妇?(9)文中写到鲁四老爷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祖宗为什么不吃她沾手的饭菜?(10)“我”为什么就不帮帮祥林嫂呢?(11)“我”为什么特别关注祥林嫂死亡的时间与方式?(12)小说为什么要写"福兴楼的鱼翅。一元一大盘,物美价廉,现在不知增价了否"?(13)老婆子、柳蚂、鲁镇上的老女人们,为什么不同情帮助祥林嫂呢?(14)作者对祥林嫂仅仅是同情吗?(15)文中有些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之类的语句,看似语意不通。该如何理解?(16)小说写样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为什么重复两次。而且几乎是一字不差?等等。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思维已经涉及到了文章的各个方面。

上一篇:谈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