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7-20 08:46:42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90例,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护理原则分成两组,评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结果 通过对干预组、常规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发现,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优质护理;糖尿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164-02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YU Yuan-hua

Endocrine Department, Dali People’ s Hospital, Dali, Yunnan Province, 6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received the nursing voluntarily or not, and the effect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Excellent nursing; Diabetes; Nursing effect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深入、生活结构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不但给患者机体代谢带来影响,还诱发失眠、失禁等并发症,危害生命安全。以往,临床尚未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但不少患者通过长时间的服用药物获得显著成效[1]。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本身存在机体功能降低、全身性疾病现象,间接增加血糖控制难度。故而,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为判定患者的护理效果,将该院内分泌科收治者资料汇总如下,旨在判定优质护理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Y料

从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所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90例,按照患者的自愿接受护理原则分成两组:常规组40例,男性、女性分别20例,年龄段58~82岁;病史1个月~13年,平均(6.2±0.2)年;干预组50例,男性、女性分别23例、27例,年龄段59~83岁;病史2个月~13年,平均(6.3±0.3)年。90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史、年龄段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 疾病诊断

①纳入标准:90例患者均符合病症诊断,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标均处于7.0 mmol/L以上,不存在神志异常、生命体征紊乱现象;②排除标准:失语、肝肾功能损伤、精神异常等患者排出该次调查。

1.3 方法

临床给予40例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如:叮嘱患者按时服用降糖类药物,讲解糖尿病知识等;50例干预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包括以下几点。

1.3.1 健康教育 充分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并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病症了解度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借助多媒体集体宣教、小组教育、一对一的方式讲解相关内容,便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耐心、认真的向患者讲解胰岛素、血糖检测仪的正确使用方法,方便患者自我监测[2]。

1.3.2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不但给患者家庭经济带来影响,还危害身体健康,致使其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故而,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的心理重视,一旦发现不良心理,需立即进行疏导[3];利用日常时间多和患者交流,引导其积极、主动的诉说内心相关,并帮助患者正确疏解,促使其调整良好状态接受治疗方案的实施。同时,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不同,护理人员在回答问题期间需充分考虑患者感受,用专业的语言、态度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进而更好地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1.3.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程度制定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告知患者严格按照糖尿病食谱进食,以高纤维、高营养、低糖等食物为主,禁止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确保每日摄入主食、副食均衡。同时,还需叮嘱患者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提高机体营养;禁止患者吸烟、饮酒,以免加重病情。

1.3.4 用药指导 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相对较差,降低治疗效果。故而,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家属从旁监督,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对依从性相对较好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还需教会其血糖检测、胰岛素注射的方案,使患者均完全掌握相关内容。

1.3.5 运动训练 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以散步、慢跑等项目为主,这样不但能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当然,为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禁止空腹运动,需于饭后1~2 h运动;运动期间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自身机体可承受为宜,以免造成严重影响。

1.4 评定项目

1.4.1 治疗依从性 标准:患者可自行配合临床治疗,为完全依从;患者配合度差,需家属、医护人员告知,才可配合治疗,为基本依从;患者不配合临床治疗,为不依从。

1.4.2 护理满意程度 标准: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患者家属手中,并根据情况分为是满意临床护理、比较满意临床护理、不满意临床护理3种。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文中数据,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依从性

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的一种多发性慢性病,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不但可降低患者机体功能,紊乱内分泌,还可诱发危险新病症,危害患者生命。并且,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需按时监测血糖指标,间接提高饮食需求,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故而,临床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非常重要。近年来,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究发现,优质护理可获得显著成效。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兴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总体工作出发点,和其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以解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纠正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理解,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可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的面对自身病情;鼓励患者适当身体锻炼,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加快病症康复速度。该结果显示,临床干预组患者经由优质护理后,干预组的病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作用显著,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62-63.

[2] 屠云.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37-2439.

[3] 于榕,杨丽翠,苏蕊,等.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的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2):969-971.

[4] 李琴.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7):138-139,149.

(收稿日期:2016-10-12)

上一篇:糖尿病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及小切口胆囊... 下一篇: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