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与培养

时间:2022-07-20 06:47:29

论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与培养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就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实践也证明,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玩游戏或听有趣的故事或是动手操作,他们就会很入迷很投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了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将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面对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理解力与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引起重视。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兴趣培养的做法:

1 用情感激励学生,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建立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老师以亲切和蔼的笑容,大方的仪表,自然的目光走进教室,教与学将会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才能有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记忆、培养思维,课堂上学生才会充满着成功的喜悦之情。“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用赞美的语言去激励每位学生,师生间情感相互交流产生和谐的共鸣,学生就会对你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信心将倍增,求知欲望旺盛,课堂教学效果不言而知。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优等生、中等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又要重视后进生的兴趣培养。加强师德修养,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严禁使用像“你比猪还笨,完全没救了!”一些“批评+训斥”的言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

2 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地导入新课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小学生喜爱的游戏,讲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把好课的开始关。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猴子分饼”音像视频:风景秀丽的花果山上,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干分平均分成二份。分给猴甲一份,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于是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六块,分给猴丙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把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依次表示■、■、■。把■、■和■平移、重叠,明显地看出■块饼,■块饼,■块饼大小分人相等。通过分饼、观察、验证,得到的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的,分得那么公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分数基本性质,从而揭示了课题。

3 创设游戏式的教学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游戏又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目的,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在教学“平均数”的新知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游戏——“拍球比赛”,通过比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在班中选出一位学生来主持拍球比赛活动,组建两支参赛队伍。

第一场比赛:要求两支参赛队伍人数相同。(由于每队拍球的人数相同,则可以通过比较每队拍球的总来决定胜负。)

第二场比赛:双方参赛人数不同。(当双方参赛人数不同时,用平均数比较结果才公平。)

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分数基本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本班学生数情况让学生进行编题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占几分之几?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占几分之几?又如,在教学“左右”一课时,为了加深小学生对左右方向的辨认,教师可设计“我说你摆”游戏。师:“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尺子。(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的在在自己桌子上摆)先摆一把尺子,在尺子的左边摆上一支铅笔;谁能用左或右说说它们的位置?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这样,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跃。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将成为学生每节课所期待的活动内容。

4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手段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它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化,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通过观察、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的认识结构。要使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有兴趣,就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用以激发学生未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语言、模具、实物操作、游戏、动作表情等都可以成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在发挥直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有效作用,通常要求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争取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推导与计算”时,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外,另外教具演示,实物操作等直观手段都可以为教学服务。通过直观手段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通常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两个底面(圆面)与一个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又如,在教学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认识数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开始画面上从上到下出现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一间教室;接着出现两位在校门口站岗的值日生,两位行礼的同学,两位浇花的同学;再出现三位同学在操场踢足球,然后现出教室左面四朵向日葵,右面六朵花……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一共有9位同学,1位教师,一共10人。这样由静到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有条理地认识数。又初步了解上、下、左、右的等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等,再现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重视兴趣的培养,学生学得轻松,一听到上数学课就来劲。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思维被激活,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只要教师们用心去研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潜在的兴趣,用兴趣把我们的学生带入到数学的天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会有更大的突破。

上一篇: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坐标曲线图 下一篇:创建快乐与幸福的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