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7-20 12:08:54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之我见

摘 要:兴趣教学法是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兴趣教学法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新知的动力,就小学生而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前提。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从课堂导入入手,积极的让疑问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兴趣教学法。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只要教师巧妙的开好了头,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成功就有了保障。因此,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把握好一堂课的开头,如实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巧妙导入新课,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争强好胜等特点,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去准备一些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上课开始时,我让学生把其准备的三角形都拿到桌子上,并各自用量角器测量各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他测量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这时,我快速的告诉他第三个角的度数,刚开始时,很多学生都不服气,认为这是巧合、老师耍赖,可随着举例数量的渐渐增多,学生都感到惊奇,学生也由不服气转变成了好奇:“老师是怎么知道我测量的结果的?”接下来,我告诉学生: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你们测量结果的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想”,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充分的利用好这个机会,积极的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的实现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妙设置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源于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也是如此,只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导入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的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的设置疑问,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用疑惑的语气提问:“我们以前学过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乘法又有哪些运算定律呢?是和加法有相同的运算定律呢,还是有着其它什么运算定律?你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帮老师和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们都非常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帮老师解决问题,所以很快的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中来,积极的思考、探究,需求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得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发散思维,提高了能力。

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因素,决定了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规规矩矩,而是需要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快乐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的在教学中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需要,巩固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生喜欢游戏,这是与生俱来的,在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猜气球颜色的游戏,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气球,告诉学生接下去气球的颜色依次按上面的顺序排列下去,接着就让学生出题:第几只气球是什么颜色,教师很沉着地一一回答学生出的题目,不少学生惊奇的叫了起来:“老师是怎么猜到的,一定是有神秘武器?”教师笑着说:“老师的确是有神秘武器,你们想得到吗?”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争着想要教师要这个神秘武器,接着教师告诉他们:“我可以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神秘武器,只要你们认真听讲,我会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给认真听讲的同学。”接着,教师便进入主题。由于学生们都想得到老师的“神秘武器”,所以在教学中表现得非常积极,学习兴趣极其浓厚。教学结束后,教师告诉学生,秘密武器已近发给你们了,有几位同学得到了?这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

2、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提高。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因此,培养、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材的兴趣因素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巩固其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兴趣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如实发挥兴趣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职高机械类专业数学教材内容的改革 下一篇:初中体育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