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网络时代的平民偶像

时间:2022-07-20 09:59:33

芙蓉姐姐,网络时代的平民偶像

她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无过人的才艺,仅凭无所顾忌的勇气,竟然能蹿升为网际红人

从自恋到“贱文化”

芙蓉姐姐,网名是火冰可儿,1977年生人,被网友昵称为“芙蓉姐姐”。大学毕业几年后,曾经是住在清华和北大附近的考研“校漂”。 她通过在北大未名BBS上她第一篇文章――《北大,你是我前世最深最美的痛》、在水木清华BBS的Picture版不断张贴自己的照片、在鹊桥版发出题为《寻找创作的灵感,寻找跳舞的激情,寻找一生一世的幸福》的帖子征男友,后来不停地书写“自恋”而夸张的文字,不时在网上发表一些极为煽情的文字,不断上贴自己的生活照,终于蹿升为网际超级大红人。

她说自己有“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耐看的脸”、“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但究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恐怕也不由她说了算。至少,离“美女”的标准还有距离。自从有了网络,网上就不乏一些人将自己的照片和文字贴上去展示。谁都有那么一点点自恋倾向,只不过平时在生活里可能不好意思表现出来,而网络则给了大家一个平台。只是别人不会像芙蓉姐姐那样不遗余力地自我赞美,并且坚持要让别人也承认这一点。

有些自恋的人是有资本的自恋者,他们对自己的智商非常自信,而他们的确也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这样的自恋,有实力做依靠。适度的自恋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芙蓉姐姐在人们看来并没有这样的绝对实力,只是凭着一股傻气在自娱自乐。

这个世界并不公平,中国人太多,机会太少,互联网给了每个人表现的机会。芙蓉姐姐算不上很漂亮,她是个出生于平民阶层的女人,她是个经历有点坎坷而成就并不辉煌的女人,首先应得到的是宽容和同情。如果要说芙蓉姐姐自恋到极点甚至病态,那么在一个并不完美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症,只不过她的自恋表现得比较明显罢了。大学期间,她曾出过一次严重车祸,为了圆清华北大之梦,考了三年的研究生,持续的失败,反而使得她心理上极度自恋,这样的心态也是无辜的。

芙蓉姐姐没有什么特别,她不过是在网上张贴几张个人照片而已,并没有超越道德的行为,远比当年的木子美、流氓燕来得朴素。有报道把芙蓉姐姐称为“贱文化”的代表,意指能抛开荣辱毁誉,自行其是。芙蓉姐姐只是多了几分勇气,芙蓉姐姐可能会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与主流娱乐工业打造出来的巨星相比,她是从草野之间飞起来的灰姑娘,没受过科班训练,没有大牌导演青睐,也没有资本的包装,可以说是真正意义的大众偶像。不是由主流精英们造就的,专家们的分析在芙蓉姐姐面前是尴尬的,主流媒体也是网络效应之后才被动跟进的。

芙蓉姐姐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太漂亮也是事实,你可以不去看,也可以去看,这些网络名人的存在是大众决定的。娱乐圈越来越多的包装和炒作使人厌倦,即使是《非常6+1》、《星光大道》这类为普通人提供表现机会的节目也是由媒体操纵的。芙蓉姐姐的做法就算是一种自我炒作,至少成本是最低的,她是自助式偶像。正像行为艺术号称“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样,就算长相平庸,就没有权利帖出自己的照片吗?

冲击精英文化的“反智”英雄

小人物利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博得大名,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了冲击。芙蓉姐姐突然红了,令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她没有什么壮举,也没有什么才情,更没有什么思想,甚至也不靠惊世骇俗的脱或者身体写作。不少年轻人虽然觉得芙蓉姐姐等网络明星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这种网络偶像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吹起了向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战斗号角。值得注意的是,芙蓉姐姐的走红,却是在精英文化集中的清华北大校园。当年周星驰已经火红过一回了,其无厘头文化在这里被追捧,随即被精英们包装了一番,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课题。这回芙蓉姐姐却很难被精英化,社会各界精英的解读都有隔靴搔痒之感。精英们试图以主流的思维来解释草根现象时,这种错位就总是不可避免。

相继芙蓉姐姐的走红,“姐姐”、“芙蓉哥哥”等网络红人也纷纷涌现, 广州美院两男生假唱流行歌曲并拍成MV,以夸张动作搞怪表情博得网友喜爱,其实他们的动机并不复杂,只是在自娱自乐而已,与精英们的高姿态比起来,他们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按照学术的词汇来讲,这是社会普罗大众对于精英话语的反抗,大众渴望消解精英垄断一切话语的特权,试图摆脱既定游戏规则的控制,尽情表达,自娱自乐。

所谓社会名流往往是主流媒体一手制造的,芙蓉姐姐则是大众自己制造的,可以看作是对主流媒体所制造的浮华幻象的戏谑。但有趣的是,当芙蓉姐姐们成为“反偶像”的偶像后,立刻成为主流媒体的宠儿。主流媒体一边一本正经地反思着,批判着,一边又嬉皮笑脸凑得很近,不肯错过参与狂欢的机会,一边呼吁宽容,一边又想揭示它的本质。这确实是一个“反智”的时代,人们需要这一行为的代表人物,而芙蓉姐姐的种种言行恰好迎合了这一需要。从前表述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就是反智主义的精辟注解。从芙蓉姐姐令人惊异的走红,可以看到多数人对于少数人所定义的一种所谓“美”的反抗。精英要美,我偏要丑;精英要崇高,我偏要低俗;精英要正确,我偏要错误,反其道而行之。

反智主义并非中国的特产。在美国,就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反智主义,并且像神经性间歇症发作一样干扰美国社会的秩序,例如流行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根据麦卡锡参议员的说法,指美国东海岸大城市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道德堕落的、钱包鼓鼓囊囊的、政治上左翼的、具有外国血统的自由派分子,他们想把美国变成一个赤化的国家。美国政治一直是由知识精英把持的,因此尽管反智主义时不时地出来干扰,却局限于某些地域,如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保守的中西部和南部地区。但小布什的上台宣布了反智主义的胜利,南方的白人大老粗喜欢直率的小布什,而不喜欢代表的知识分子们。

现代社会一般都由形形的专家、知识精英所主导,平民大众只能被领导、被支配,他们无法与精英们对话,也不信任他们,不认为真理在他们手中。芙蓉姐姐莫名其妙地成为大众偶像,也就是迎合了大众对精英文化的嘲弄与不满。

大学生群体精神堕落了吗?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芙蓉姐姐不够美丽, 没什么才艺可言,又虚荣做作。不过她的做法并未突破基本的道德底线,如果不以为然,可以一笑了之,没有必要予以严厉的道德批判,至于有人不休地谩骂与讥嘲就显得心态失衡了。有人轻蔑地称这是对经典审美标准的亵渎,感觉受了愚弄,有些人以一种阴暗心理希望看她出丑,把她视为笑料,也有人怜悯芙蓉姐姐恰恰当了大众的牺牲品。女人们觉得她为中国妇女丢了脸,这就是一个村姑搔首弄姿罢了,觉得这不是什么“普通人的自信”,而是不知廉耻的卖弄罢了。

芙蓉姐姐最早出名是在清华、北大BBS上,随后才风靡全国。于是有人开始痛心疾首地批评大学生的堕落,作为北大、清华学子,理应有更高、更远的人生追求,也理应有更雅、更美的生活情趣与品位。可是,这样一个原本就不算漂亮,不算性感,不算优秀的“考研边缘女人”居然在短时间内,利用网络控制甚至俘虏了差不多整个北大、清华的大学生。这又成了一件使人不得不反思的问题,是否深层次反映出中国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失落呢?据说水木清华站已经开始封杀芙蓉姐姐了。水木清华站要评出形象大使,依芙蓉姐姐的人气和她的Fans组成的“芙蓉教”,肯定会当选,如果芙蓉姐姐当选,清华颜面何存?

如果要作道德、文化方面的批判,不应把矛头对准芙蓉姐姐本人,不应把她视为邪魔外道。

“芙蓉姐姐”现象产生于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反传统的方式、反叛的情绪往往能引起大众尤其是青年的注意,引发他们的认同或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芙蓉姐姐从她的性格、行为方式来说都是对传统的女性审美的一种反叛。

高雅文化在当代青年当中确实比较缺失,世俗化的大众文化是目前的潮流,高雅文化沦为小众文化。学习、工作的竞争压力那么大,芙蓉姐姐这样的现象自然更能博得年轻人的注意,不论他们以什么动机来追捧她。

这种网络狂欢文化的勃兴,让不少人觉得年轻人丧失了信仰,丧失了对美好和崇高事物的感受能力,这一代年轻人似乎越来越浅薄无知。作出这样的判断为时尚早。二战后,欧洲和美国均出现过信仰危机,青年被称为“跨掉的一代”,他们愤世嫉俗,特立独行,不安于现状,与西方的理性精神大相径庭。后来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嬉皮士”文化运动,早期是以反主流面目出现,但后来逐步演变成为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他们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主张革命,甚至吸毒成瘾,破坏社会。但是,西方并没有因此跨掉,他们比自己的父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具创造力。克林顿、布莱尔也都曾经是嬉皮士,他们在改善经济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如果要追究道德的滑落,不能说是她造成的,她至多是道德滑落的产物。芙蓉姐姐有几分嬉皮士的直率,她的勇气值得钦佩,但她并不值得别人模仿,她的做法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她出名太快太容易了,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青少年像她那样自恋,不能正确和全面地评价自己,一味地苛求全面和完美,只能让自己不堪重负和误入歧途。学会认识自身缺憾,尝试接受和改变缺憾才是正确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把自己想象得近乎完美。

从垃圾桶回到垃圾桶?

美女是稀缺资源,美女无疑可以吸引众多人的眼球,但现在网络上最具人气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而是大众眼中的怪女、刻薄网友口中的“丑女”。 芙蓉姐姐以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迅速走红。没有人知道芙蓉姐姐还会热多久,她的娱乐寿命到底有多长呢?有人刻薄地预言,再过一个月,芙蓉就会从垃圾桶回到垃圾桶。芙蓉姐姐则自信“永远有多远,我就红多久。” 现在芙蓉姐姐已从内地热到了港台,短时间内不会冷却。

1977年出生的“芙蓉姐姐”,原名史恒侠,陕西省武功县史家村人,曾是原陕西工学院机电工程系96级学生。大学期间,她曾出过一次严重车祸,伤好后转为97级学生。毕业后加入了“京漂”的行列。媒体热炒“芙蓉姐姐”在网上的表演,对现实中的她关心甚少,人们只注意她在虚拟世界的形象。只有网络时代才能造就芙蓉姐姐,可能像芙蓉姐姐这种做法不会再有,但是会有新的方式不断出现,不断掀起网络狂欢的热潮。

芙蓉姐姐其实代表了无数正在人生途中追梦的年轻人,无论她作为“名人”的生涯有多长,不管这能给她带来什么暂时的好处,只希望她未来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

上一篇:盈利可观的卡通漫画饰品店 下一篇:小玩具玩出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