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水稻早熟高产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7-20 09:40:50

制约水稻早熟高产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文章从农艺角度分析制约水稻早熟高产的因素,在剖析气候条件原因、品种老化退化及栽培技术落后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水稻单产提高的改进措施,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科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等,为水稻早熟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早熟高产;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10-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而稻谷产量将近占粮食作物总产的1/2,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耕地面积的减少,在水稻生产中如何做到早熟高产,关系到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

1 制约水稻早熟高产的的主要因素

1.1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稻属于喜温和感光作物,在生长期内要求高温、阳光充足,而在水稻生长期内经常会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的现象,即3月出现的倒春寒,水稻播种后容易引起烂种、烂秧;而7月由于雨水天气多,导致光照不足;8月中、下旬出现的冷空气又影响水稻抽穗扬花。极大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1.2 受水稻品种老化、退化的影响

优质的水稻品种容易退化和老化,抗病性和产量明显下降。如果不及时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和引进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水稻的产量会由于品种的老化和退化而下降。

1.3 栽培技术落后导致水稻的早熟高产受到影响

一些地方和农民,虽然有了优质水稻品种但是没有采取与之先进的栽培技术,加上施肥不合理,防病意识薄弱以及耕作管理粗放,导致优质品种不能早熟高产。

2 促进水稻早熟高产的对策和措施

2.1 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

优质的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选择前期耐寒性好、抗病力强、分蘖能力适中、抗倒力强的水稻品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栽培条件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要选用经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试验,认定推广且本地已经试种过,水稻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为佳。为防止品种的退化,要适时更换水稻品种,不要大面积长期种植单一水稻品种。

2.2 实施科学的水稻田间管理

2.2.1 进行科学、合理的稻田灌溉 在灌溉时要做到“栽秧用浅水,返青时保持寸水,分蘖进保持薄水,孕穗时水分要充足,抽穗时保持浅水,灌浆时稻田要湿润,水稻成熟时要排干水分”。具体技术要求是:秧苗移栽后,田间保持1寸左右的水层,以保温,促进秧苗迅速返青。根据温度的高低,适当调节稻田的水位。在秧苗进入分蘖期后,要做到浅水灌溉,一般稻田应保持2~3厘米水层为宜。

当水稻的有效分蘖结束时,要排水适度搁田一个星期左右,以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在搁田时要根据当地的水源情况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对土质粘重、低洼田、肥田和长势旺盛田要重晒;对地势高的砂质田、长势不好的田要轻晒。搁田程度达到稻田泥土发白,表面有细小裂纹,脚踏不下陷,叶色褪淡,叶片挺直为止。排水搁田后,应采取干、湿、干的间歇性灌溉法,以促进根系根的发展,保持有效分蘖,促进水稻的早熟高产。

2.2.2 清除田间杂草,提高稻田水温 在稻田管理时,要做到及时及早对田埂和稻田中的杂草进行清除;在水稻齐穗后,对稻田间的杂草,进行人工清除,以保持稻田的通风透光,防治病虫害,促进水稻早熟。还可利用旧塑料薄膜覆盖水渠、抽水蓄温等有效的措施保持、提高稻田的水温,促进水稻早熟。

2.2.3 合理施肥 在水稻施肥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和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把握好施肥最佳时间、肥料种类和数量等合理进行,着重施好分蘖肥、抽穗肥和增粒肥。分蘖肥要早施、足施。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要追施磷钾肥,可施用适量的草木灰等,还可在晴天喷洒磷酸二氢钾,利于水稻高产早熟。

2.3 合理施用水稻生长调节剂

(1)在秧苗期利用多效唑、乙烯利溶液延缓秧苗的生长速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水稻光合作用,防止植株后期倒伏,提高水稻产量。(2)在水稻齐穗后,在水稻叶面喷施汁烷醇,灌浆期在叶面喷施石油助长剂、乙烯利等药液,还可喷施赤霉素以提高水稻植株高度,促进稻穗整齐度,增加穗粒的饱满度。(3)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及喷施期间,晴天一般在傍晚时喷雾,阴天可全天喷施。要严格掌握使用期和用量,过早、过量都对水稻和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4 做好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

根据稻田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其规律,实施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法。

(1)首先要选择抗病、高产优良品种,播前要进行选种、晒种和浸种消毒,播种时及时清除杂草种子,培育壮秧;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做到适时搁田,合理控制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以减轻稻田病虫害的发生。(2)采用物理防治,如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法;生物防治,如使用球孢白僵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田病害;利用害虫天敌防治,水稻害虫的天敌很多,如青蛙、蜘蛛、寄生蜂、寄生蝇、瓢虫、隐翅虫等。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不但效果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3)利用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好水稻生长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及福寿螺等,中期的病虫害主要有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的病虫害主要有水稻穗瘟、稻曲病、稻飞虱、稻螟虫等。

此外,还可通过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的方法来控制稻飞虱等田间害虫的数量,人工或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清除田间的稗草。

参考文献

[1] 王绍华,曹卫星,姜东,等.水稻强化栽培对植株生理与群体发育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3.

[2] 夏有龙,邱泽森.水稻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曾翔,李阳生,谢小立等.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3.

作者简介:叶银亮(1973-),男,就职于松阳县水南街道办事处,从事农牧业等统计工作,研究方向: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统计。

上一篇:雪寒韭菜的高效栽培模式 下一篇:谈田间管理在栽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