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水土保持工程与柑橘栽培效益分析

时间:2022-07-20 06:38:05

垫江县水土保持工程与柑橘栽培效益分析

摘要 总结垫江县沿河滩涂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柑橘栽培技术,分析获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柑橘;栽培效益;重庆垫江

中图分类号 S15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44-01垫江县包家镇陆箭村地处龙溪河与长寿湖的交接处,海拔320~380 m,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柑橘栽培的最适区。2007年经多方考察,决定将沿河滩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改造,并种植最适宜的果树——柑橘。方案形成后,得到垫江县水务局的大力支持,2008年完成水土保持工程项目66.6 hm2。2009年春季,全部种植塔洛科脐橙3.4万株,达到1年试花、2年试果、3年结果的目的。2012年2月,已收获柑橘84 t,产值25.2万元。进入盛果期,每年收入将达到200万元以上。实现滩涂变绿洲、橘园花果香的设想。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改良沃化土壤,为柑橘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柑橘丰产、优质的关键措施和重要环节,也是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可靠保证。

1 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方法

由垫江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勘测设计和规划,按“山、水、田、林、路、池、沟、凼”综合治理的标准,全面进行土地的改造整治。

1.1 依山治理,营造柑橘林

沿河床滩涂依山治理山坡高度为320~380 m的浅丘,从河床至坡顶纵行栽植柑橘。再从河床随山就势等高线横行栽植,形成纵行顺山下、横行绕山的玉带。在山坡和河边栽植柑橘,纵向5 m,横行4 m,向山顶及后山延伸,纵向一条线,平向等高一致。

1.2 蓄积水源

每一山坡集雨处修建1个蓄水池,每6 hm2柑橘种植地修建蓄水池50 m3,共修建蓄水池5个,确保浇灌和抗旱有足够的水源。

1.3 修建便道

建好入园公路,为长1.5 km、宽5.5 m、厚30 cm的水泥路。沿河及坡顶在同一等高线上建2条人行便道,为长2 km、宽1 m、厚10 cm的水泥便道。纵向100 m修建1条人行梯步,连接2条横山便道,使整个园区形成方块状。

1.4 布局池、沟、凼

池已在坡上布置,然后布局背沟、腰沟。背沟规格30 cm×40 cm,腰沟规格30 cm×50 cm,沉沙凼设于人行梯边的腰沟上,每一纵沟使用2个预制护板。

1.5 堡坎砌筑

从下至上进行,先揭盖土,将表土揭于上一梯,用坚石或六角水泥空心砖砌筑好堡坎,在同一等高线上进行,高度1.5 m。

1.6 改造土体并回填

待堡坎砌好后,内部土体不足1.5 m深的地方,用岩容炸药爆破,将母质传于堡坎及背坎边,中间的种植带形成一条壕沟,回填熟化土[1-2]。下部回填30 cm自然土、30 cm作物秸秆和杂草,其上再回填30 cm的有机肥,最后填上熟化自然表土30 cm。

2 柑橘栽培技术

由垫江县果品蔬菜管理站负责技术指导,统一订购育苗基地的容器苗,全部为塔洛科脐橙的合格苗3.4万株。

2.1 挖穴施肥

按5 m×4 m的规格拉线定位,插上竹片作标记。将定植穴挖成50 cm×50 cm的坑,每坑施入有机橘渣肥2.5 kg,覆土2~3 cm。

2.2 栽植

栽植时将容器苗的营养桶去除,左手提苗,轻轻拍打四周,右手拉下营养桶,去除1/3的下部营养土、1 cm左右的四周营养土,使主侧根疏展伸直。提苗置于穴内,仍然是左手提苗,右手传细土,边传边挤压,以填满定植穴为准。始终保持苗根颈与地表平齐,扶正扶直,四周用脚踏紧踏实,做成土盘,淋足定根水。

2.3 加强管理

2.3.1 施肥。柑橘周年管理中应施好4次肥,10月底施用基肥,2月底施用春肥,4月底施用开花肥,6月底施用壮果肥,全年每株柑橘树的施肥总量为氮450 g、磷350 g、钾400 g。谢花和果实形成期进行根外追肥,将10 kg水、1 g赤霉素、1.5~2.0 g 2,4-D、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与300 g石灰或草木灰浸出液混合,叶面喷雾,10~15 d喷1次,共喷2次。

2.3.2 中耕除草。在柑橘生产中,中耕与除草同时进行,春厚、秋浅中耕15~20 cm,将杂草埋于土表。冬季根系处于相对休眠期,配合基肥的施用,深中耕30~35 cm。

2.3.3 修剪整形。冬季对树干下部过低的枝,适当提高30~40 cm修剪,剪除中部的下垂枝、交叉枝、病虫枯枝、弱枝[3]。将修剪下的残枝落叶运出果园外烧毁处理,夏、秋季抹去萌蘖或徒长枝,回缩旺稍,使整个树型成为自然回头形。

2.3.4 清园。冬季采用200~240倍专用石硫合剂清园。

2.4 病虫害防治

垫江县柑橘主要防治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矢尖蚧、(下转第248页)

(上接第244页)

红蜡蚧、黑刺粉虱、花蕾蛆、潜叶蛾等虫害,碳疽病、疮痂病、黑斑病等病害,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使用专用药剂进行防治[4]。

3 效益分析

创新管理模式,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劳资结合,土地入股分红。即业主每年付给农户4 950元/hm2,由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除去管理费、工时费、肥料、农药费用后,业主与农户实行利润五五分成。保证了管理到位,也减少了农户和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陆箭村通过实施滩涂整治工程,将滩涂和荒坡变成了柑橘园,获得土地整治项目国补资金400万元,公路建设资金45万元,136户农民486人自筹资金每人400元,共集资19.44万元,整个项目总计投入464.44万元。

3.1 经济效益

陆箭村2012年柑橘产量初次收获84 t,平均每株产柑橘4.95 kg,售价3 000元/t,总计收入25.2万元。2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每株产柑橘40~50 kg,为初产量的9~10倍,1年产值可达200万~240万元,除去人工工资、农药、肥料60万元左右,每年的纯利润约有160万元,3年即可收回成本。

3.2 生态效益

该项目是经济、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开发性项目,特别是现代果业、现代花卉木业、乡村旅游业项目建成后,可增加项目所在地陆箭村的植被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实现绿化乡村、美化大地、装点田园风光的目标。同时,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当地水质和生态环境[5]。通过对陆箭村滩涂的综合治理,涵养水源,地力培肥、理顺水系,实现土不下山,可减少土壤流失4.5 t/hm2,有利于增加植被,保护当地水质和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实现春季橘花香飘、秋冬硕果累累的盛景。

3.3 社会效益

陆箭村的水保工程建成后,可改善当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形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果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推进陆建村农业产业化进程。可辐射带动项目区386户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人均增收2 580元。改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意识,使群众融入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可以稳步提高。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带动城镇建设和运输、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拉大消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给垫江县的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4 参考文献

[1] 范厚明.黔西北山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J].华北农学报,2005,20(F12):177-180.

[2] 崔奇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浅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5,20(F12):181-185.

[3] 杨友柱.柑橘园生态管理技术要点[J].湖北植保,2010(5):52-53.

[4] 徐丽华.夏季柑橘园管理技术措施[J].福建农业,2010(6):17.

[5] 托亚,王柠.呼和浩特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米麻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0(4):55-56.

上一篇:叙永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克氏螯虾人工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