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职护理专业

时间:2022-07-20 05:56:23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职护理专业

【摘要】根据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中职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在大部分中职学校里,由于各种原因,职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并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要求。集团化办学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着重探讨集团化办学对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03-02

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中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教学内容也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组成。自上而下的各种政策的实施,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中职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然而,在大部分中职学校里,由于各种原因,职校学生的英语能力并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要求。

由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牵头单位,贵州省护理学会、贵州省卫生厅科教处、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等42家单位共同组成的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于2012年初成立了。集团的成立,无论是从办学质量还是从办学效果上,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集团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了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的目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笔者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有幸参与了集团化办学的整个过程,并亲身体验了集团化办学对中职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以下是笔者对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些感悟。

一、集团化办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 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旨在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在一定中介机构的指导下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实现校际教学合作一体化,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积极为成员学校提供指导,协调招生、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具体事务,因校制宜地统一培养规格、学计划、材使用、统一考试内容,探讨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学等新模式,组织开展了多次教师展评活动及学生的技能大赛,有效地带动了成员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集团学校通过与各医院研讨沟通,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根据行业需要,加强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医院为学校提供行业信息,帮助学校调整完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现校院资源的有机整合。

共同参与师资培训 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和重要途径之一。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学校就要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护理英语教师队伍,“双师型”护理英语教师是指既要具备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又要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在各个护理院校中为数不多。集团化办学模式则为集团内各校师生之间的沟通搭建了更好的平台。集团内的各个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各学校的英语教师针对具有共性特征的英语教育教学问题,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法,集思广益,有利于共同提高大家的英语教学水平。集团内的各职业学校选派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集团医院进行轮转学习,努力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以聘请医院中英语水平高的又有实践经验的护理人员来校进行系统培训或担任兼职教师,从而更好地为基础英语教学服务,实现学校教学与实践实现“零距离”。

二、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优势,努力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当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基本属于“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针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我们利用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联合其它卫生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及行业专家,针对护理这一特殊职业,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建立课堂―情景实验室―临床―网络“四维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英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并率先在我校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也受益颇多。课堂―情景实验室―临床―网络“四维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主要是讲授英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情景实验室是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病房中进行情景模拟演练;临床见习则是领学生到临床工作岗位中应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网络是指师生可以利用我校数字化校园网上的各种视听录像和影音进行教学和英语技能的训练。

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大多数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习得语言,这种教学模式削弱了语言的交际性。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出不同的语言条件和要求,教师再根据这些语言条件和要求构建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创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听、说、读、写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中做,做中学”的原则,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等,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边做边学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目前,中职英语课堂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考试(尤其是笔试)为唯一的手段,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全方位、立体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中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应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原则,根据此原则,中职英语教学的评价应采取“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方式,对中职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行为评价,可以通过值日生报告、课堂小测和课堂作业等方式来完成;(2)激励性评价;(3)学生互评;(4)学生自评;(5)行业评价。为了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在进行评价的同时,应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领导、同行、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等)与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加强英语技能的训练 根据新大纲的规定,中职学生要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英语应用能力。笔者认为,针对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和行业的需求,教师有必要对他们的英语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即培养良好的发音习惯、朗读技能及英语的交际能力。而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正好为此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集团的各个兄弟院校经常会举办各级各类的英语竞赛,如2012年3月我校朱新春和韩梦园参加了2012年贵州省职业院校英语口语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分别荣获了二等奖和优秀奖。与此同时,集团的学校和各大医院共同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共同执行,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临床工作岗位中去应用英语,这种方式既增强了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三、结束语

集团化办学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而且也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因此,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也必然要走集团化办学之路,在集团的统筹下,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调整专业,开设有特色的课程,同时,集团内各学校也利用集团化办学这个平台,共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之,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了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在集团内各学校中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初步认可。

参考文献:

[1]汪金杰.浅淡集团化办学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拉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2]孙芳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2.

[3]杨广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

[4]孙璞.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5]黎慧艳.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0.

[6]钟桂香.新课标下中职卫校英语学习评价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

[7]赵颖.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如何打造优化模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

[8]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2009年.

[9]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指南.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4.

上一篇: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注意点 下一篇: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