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倾销研究

时间:2022-07-20 04:46:15

隐性倾销研究

作者简介:

杨志远(1983-),湖南湘阳人,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冯德连(1962-),安徽明光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摘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日益快速发展,其中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于东道国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一方面对于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长期局限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框架内;另一方面,对于倾销的研究大多是从法律规制的角度入手。文章首次将两者相结合并提出隐性倾销这一全新概念,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Eviews软件对跨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隐性倾销的存在,并给出实例加以佐证。希望以此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隐性倾销:国际直接投资;修正的显示性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7-0053-04 收稿日期:2007-04-29

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倾销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即某种商品在国内实行高价而在国外却以低于国内价格或生产成本的价格抛售。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均认为这种价格歧视行为扭曲了竞争机制下的价格信号,违背了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因此纷纷对其采取管制和报复,进而使得倾销这一非公平竞争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价格歧视行为――隐性倾销,正在对东道国的相关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它已日益成为各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争夺别国市场的有力武器。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不多见。各国学者有些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对倾销的管制策略,如比利时学者Wilfried Pauwels和Linda Springael对欧洲国家的反倾销策略及其影响所进行的深入剖析;另外一些学者则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框架内,从企业竞争力角度分析了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这其中有Helpman与Elhanan,他们按企业的竞争力将所有企业分成三级,分别分析了每级企业与FDI的关系;我国学者周斌和朱文清也在研究中发现FDI对我国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没有发挥作用。

一、隐性倾销概念

隐性倾销是指出口商以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的形式在进口国建立经济实体,并通过该经济实体生产产品,以低于母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在东道国国内进行销售。这种倾销不具备倾销三要件,因此进口国政府无法对其进行管制,但是确实对进口国企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纷纷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等方法来加强对倾销的控制,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不受损害。对于有意进军国外市场的企业来说,直接通过商品出口来占领国外市场已经过时;而选择跨国直接投资,或自己建立绿地企业,或与东道国相关企业合资新建企业,可以规避东道国的反倾销管制,最大程度获得隐性倾销的利益。

这里假设有甲、乙两国的A、B两家相等规模的竞争企业,在两国政府都严禁倾销的情况下,A企业计划通过倾销挤垮B企业从而控制整个乙国市场来享受垄断利益。如果A以低价直接向乙国倾销商品会招致乙国政府的反倾销管制并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这时A企业可以在乙国国内选择一家相关但非竞争企业c,与之合资新建企业D。A企业充分利用其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以及与c企业的战略联盟,为新建企业D提供支持,通过企业D以低价挤垮B企业。由于新建的合资企业属于东道国国内企业,所以这种低价竞争不属于倾销范围,东道国政府在这一点上无能为力。同时,新建企业可以以东道国为基地辐射周边国家市场。如果在产品品质上,新建企业与母国企业能够保持一致,那么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新建企业又有了另一个角色――母国企业全球布局中的生产基地和仓储中心。

二、实证分析

如何选择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来测度隐性倾销对东道国企业的伤害程度,或者说证明隐性倾销的存在性是实证分析的关键。在此笔者期望通过建立以我国企业竞争力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国外直接投资为解释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证明隐性倾销的存在性,即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具有负面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竞争力指标的选择目前理论界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 NTB); 巴拉萨(Balassa1965)的显示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RCA);沃尔拉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CA)。但这三个测度指标都有其缺陷:NT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RCA没有考虑进口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而CA则没有剔除外商企业的出口额。因此笔者根据CA的计算公式做出修正,使其更适合本模型。

CA=(Xcx/Xct),(Xwx/Xut)-(Mcx/Mct)/(Mwx/Mut)

其中,Xcx表示国家c在产品或产业x上的出口;Xct表示国家c的总出口;Xwx表示全世界范围内产品或产业x的出口;Xut表示全世界的总出口。M则表示进口,下标的含义完全相同。若CA>0,表明c国的x产品或产业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反之,则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具有显示性竞争劣势。这里,考虑到外商企业对我国的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对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将外商企业的出口额视作外商企业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同时,为了将外商企业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从指数CA中剔除,使之更准确的反映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分子中的Xcx减去外商企业出口额Xf,这样便得到了修正的显示性竞争优势ACA:ACA=[(Xcx-Xf)/Xcx]/(Xwx/Xut)-(McxMct)/(Mwx/Mut)

我们将表1、表2、表3中的各项时序数据代入ACA的计算公式便可得到我国企业的修正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值。

(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这样,只要将ACA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国外实际投资作为解释变量。就可以建立计

量经济学模型。如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与外国直接投资额是负相关或零相关的关系,则可以认为隐性倾销确实存在并对

我国企业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

由于我国政府是从1993年开始正式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所以这里选取1993年到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FDI选取从1992年到2005年的数据。根据ACA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表4的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去外商企业的影响,我国的制造业常年处于竞争劣势,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力相对偏低。接下来我们按照最初的设想设定含有滞后变量的线性模型,来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产业的影响。首先建立四组模型以供比较选择:

ACAt=C+αFDIt+ε

(1)

ACAt=C+αtFDIt-1+ε

(2)

ACAt=C+αFDIt-2+ε

(3)

ACAt=C+αFDIt-1+βFDIt-2+ε

(4)

利用Eviews软件对四组模型进行回归检验,以获得弹性系数。这一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制造业竞争力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而证明隐性倾销的存在。四组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ACAt=-0.3115-0.000356FDIt

(1)

ACAt=-0.3346-0.000332FDt-1

(2)

ACAt=-0.3599-0.000303FDIt-2

(3)

ACAt=-03662+0.000055FDIt-1-000346FDIt-2

(4)

通过以上四组模型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最优良的是模型(3),而且模型(3)也通过了异方差和自相关的检验。我们注意到,模型(3)的R2和R1:偏低,只有0.3827和0.3266,即国外直接投资在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所有影响因素中只占38.27%。这说明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ACA.有重要影响,比如劳动力因素、固定资产因素等等。但这里我们只看重直接投资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其结果分析我们的结论。可以看到解释变量FDIt-2的弹性系数为负,这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是有损害的。除此以外有两个事实我们还没有考虑到,即一方面我国为了引进外资花费了大量成本,包括优惠的税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另一方面外资进入我国对于相关行业是存在“溢出效应”的,但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效应所发挥的作用。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跨国直接投资的隐性倾销效应确实存在,其负面影响对东道国的相关产业或产品造成了损害。

三、案例分析

(一)背景简介笔者于2006年4月至2006年8月期间获得宝贵机会,在中比合资安徽丰原格拉特乳酸有限公司(ANHUI BBCA&GALACTICLACTIC ACID CO.省略)

(责任编校 罗远航)

上一篇:关于中外产品责任法中农产品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跨国公司全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