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放手与引领

时间:2022-07-20 03:41:38

课堂上的放手与引领

《匆匆》是朱自清的散文,全文从三个方面描述了时间的匆匆而去――一去不返、无声无影、不知不觉,抒发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章第四自然段以不同的问句组成段落,集中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对自己在逝去日子里能“做些什么”的警醒;对自己“徘徊”的检讨;对留些“痕迹”的渴望;对“能做些什么”的迫切愿望和决心。对这一段的教学,我截取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 (出示第四小节让学生读):朗读中聪明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知道了作者不想裸地回去。

生:我知道了作者认为自己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被风吹散了,被太阳蒸融了。

生:我还发现,这一段中的每句话都是问句。

师:是啊,我也发现了,作者连用六个问句到底在问自己什么呢?很早以前我读过《匆匆》,也读了很多次,所以也有些领悟,想老师把我的答案告诉你们吗?

生:不要!

师:那该怎么办?

生:我们自己联系上下文先动动脑筋。

生:我们先找同学交流交流。

师:那好吧,为了方便你们动脑筋和交流。请两位同学代表作者把你此时的情感读出来。请大家推荐男同学一名女同学一名。

(学生投入地读文)

师:大家听后有何感想?

生:我感觉到了作者对逝去时间的痛惜!痛惜曾经的岁月里自己没有什么作为。

生:我感觉到了作者的无奈和困惑 ,作者除了徘徊就是匆匆,生活很盲目,胸中无志,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深刻体会,作者的六次反躬自问到底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听听作者真实的内心独白吧!

师配乐朗读。聪明的同学们,你想为作者再次表白独特的内心世界吗?

生:作者很后悔,后悔自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生:作者很伤感,时间就这样从他身边溜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生:作者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不甘心自己白白来这世上一次。

生:我也同时感觉到作者将从现在开始珍惜时光。

……

课堂在学校中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空间,“师生”则是这个空间的重要话题。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他们的生命存在。那么,课堂中,教师、学生孰轻孰重?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既然如此,教师就要放权,放他们自由发挥,还他们一个民主的课堂。当然也不能放手不管,随波逐流。在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能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精神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收效是显著的。

就如前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仔细地品读体会。环环紧扣,步步推进,引导学生倾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并不是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动脑筋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感悟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趁热打铁配乐朗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整个课堂学习的热情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从心底感受到了时间的可贵。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上一篇:知行合一 手脑并重 下一篇:立德先立师 树人先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