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师爱,不凡的力量

时间:2022-07-20 01:39:33

摘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师德应该在爱中体现, 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关键词: 师德;内涵;师爱;核心;力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00-01

师德,一个永恒的话题,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下面就什么是师德,师德的现状和如何建设好师德展开论述。

1.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调节教师生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和许多老师一样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师德"的内涵是什么?简单地说,是看教师是否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不误人子弟 。如何做到,这里有一种爱的力量。这种爱是师德的核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很难想象一名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会拥有高尚的师德?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师德应该在爱中体现,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 纵然你有广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你也得不到学生的热爱。

2.师德的现状

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广大教师,大部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的师爱虽然平凡,但是力量非凡。我们看到过许多感动心灵的报道,诸如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一些教师舍生忘死,抢险救灾,保护学生……把国家财产和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

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师德缺失的事例见诸报端,如辱骂、体罚甚至严重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这些不良行为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尽管这些教师中不乏专业知识渊博、教学效果俱佳者,但其在师德结构上的严重缺失则是不可否认的,也不符合我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要求。如何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师德观,非常重要。

3.如何建设好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它贯穿于教师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师德建设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

3.1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当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心情好、情绪高,学习积极性高,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爱效应。

3.2为人师表,师爱的基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我要求自己以模范品行作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师爱,发挥不凡的力量。

3.3师爱,就是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让师德在爱中体现,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不凡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泽玉 《教育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8.4

[2]张庆林邱江 《心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

[3]刘景平 《心理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2.1

上一篇:谈谈初中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中长跑运动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