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亿万富豪沦为民工:一个炒房客的自白

时间:2022-07-19 09:29:27

从亿万富豪沦为民工:一个炒房客的自白

李金东在不久前,还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炒房客。从去年10月份以来,深圳房价整体下跌超过30%,多数炒房客也成为裸泳者。李金东就是其中一个被深套而猝死的典型,如今他成了住每月300元农民房的清贫一族。

零首付诱惑

2003年初,机械制图师李金东有了40万的积蓄。这时候他注意到深圳买房子都是零首付,不用花钱就可住新房,而且月供比租金还低。

“想买多少套都行,银行怕的是你不贷,因为深圳人就是想着创业,很少有人关注楼市。”利用手里的闲钱,李金东2003年开始进入了楼市,抱着尝试的心态只买了两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买房赚租金初尝甜头,但李金东投资重心还是在实业领域,2004年初,李金东与他的4个同学合伙开了一家五金制品厂,他们发现租金和买房月供差不多,于是几个人一次性就买了十几套,用做写字楼、宿舍和仓库。

就在李金东他们埋头做实业的时候,全国房价上涨之风蔓延开来,2004年底,深圳房价也开始异动。2005年初,炒作之风开始盛行,先是开发商提价,紧跟着房产中介也活跃起来,“这些中介天天给我们打电话,说房子又涨了多少,一转手立马可以赚好多,于是我们这才开始关注。”李金东发现,一两年前买的房子转手少则赚几万,多则赚十几万,这钱比做实业好赚多了,不累而且还赚钱快。于是他们就把那些办厂的写字楼、宿舍全卖了,赚了近200万,而做实业一年也赚不到50万。李金东于是成了一个全职的炒房客。

赌徒式疯狂

2006年9月,手里握有50多套房子的李金东登上了炒房生涯的巅峰。李金东也过上了贵族般的风光生活,手上随时都有上百万的现金可潇洒,每天去哪都有人开车接送,吃饭是天天进馆子过小年。

房价的节节攀升也让李金东完全变成了一个赌徒,他完全忘记了风险与知足。

2007年5月,因为担心调控,李金东出手卖了20多套,只剩下30套,但6月份没有调控出台。当时深圳正在炒作西部通道,李金东又大举买进,加上之前买的,共有60多套。

2006年6月,李金东在宝安区龙华金地梅龙镇买下了一套103平方米的房子,买入价是7100元/平方米,从银行贷款56万,月供3000多。到2007年4月,这套房已经涨到110万,李金东没有出手,其实最初李金东的心理价位也就在100万左右,但因为贪心不足,把价位提高到了150万,6月份有人出130万李金东还是死守着没卖。到10月还有人出120万,李金东就是舍不得卖。

2007年8月份开始,伴随着银根紧缩等全面调控,深圳房价也开始走低。到了2007年底,李金东以为降到了底,于是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又接手了近20套。

69套房归零

没想到这一次抄底抄到半山腰。此后深圳房价一路下行,目前整体降幅已超过30%。

而李金东手中的楼盘连续降价都卖不出去。其中一套是2007年12月用310万买进的,但放盘后一路从320万连续降到300万、280万都无人问津,最后降至250万也卖不出去。

面对各大银行每个月30多万的还贷压力,李金东想尽了各种挽救的办法。房子出租吧,租金远远抵不上月供。李金东也学过一些炒房朋友,拿信用卡套现融资来还贷,但巨额的月供,信用卡还贷难以支撑太久。昔日和李金东一起看房炒房的炒房团朋友,都在自扫门前雪想着自救,也不会拿出来给李金东。

今年1月以后,李金东的炒房团朋友一直都劝他撑着,房价很快到底不用怕,而后来都劝他把房子协议卖掉,按市场价计算李金东那一个多亿的房子,全卖了要亏去5000万,但他们给他算的账似乎让李金东更没有信心:假如他的资产是两个亿,一个月跌20%,那就是跌4000万,加上银行利息和交易成本,一个亿一个月就可能亏3000万。

万般无奈之下,李金东只好把他的69套房子全部协议转让给以前的炒房团朋友,协议价格就是帮他还剩下的银行贷款。

“以前的那个李金东已经死了,我现在只是一个民工,一个住农民房的民工,一个卖音响的民工。”李金东连说了几个民工来唤醒自己。(摘自:《华夏时报》2008年7月5日 编辑:周南)

上一篇:建议·判断 下一篇:贪欲之锁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