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车间物流牵引车替换叉车供货方案探讨

时间:2022-07-19 09:13:42

装配车间物流牵引车替换叉车供货方案探讨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工厂内部物流叉车供货存在的问题,以某工厂装配车间为例,通过物流上线流程规划、包装设计等方式,实现了固定时刻、固定工作内容的牵引车供货方式。帮助该车间在在运输效率、安全、负荷均衡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工厂内物流牵引车;供货;循环供货

1 背景及问题描述

1.1 装配车间物流供货

V公司CP4-CA车间,是整车装配车间,由13条生产线组成,主要完成汽车1300余种零部件的装配工作。车间内物流是对采购的零部件经过入库、保管之后按照生产的车型及节拍需求将零件至工位的过程[1]。

1.2 问题描述

该车间物流的各个环节中都使用叉车工作。其中,上线及返空环节,叉车的工作内容为叉起满箱零件――运输至生产线――叉起生产线使用过的空箱――运输至站点。在该环节叉车的主要作用为运输,料箱不涉及摞放。

该环节使用叉车,存在如下问题:(1)运输效率低:每次只能运输一箱物料;(2)运输流程多为絮流、滞流,没有“一个流”,“清流”[2];(3)不适应高柔性、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3];(4)负荷不均匀:负责多个零件的叉车司机在不同时段需要运输的箱数时高时低;(5)线旁等待:叉车司机不清楚什么时候产生空箱,需要提前叉满箱到生产线旁等待;(6)安全隐患:生产线操作者、叉车在一个区域同时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2 问题分析解决

以牵引车代替叉车,形成固定节拍、固定路线的供货流程。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划分供货路线、包装容量调整、更改要货机制、设定每人工作内容四个步骤开展工作。

2.1 划分供货路线,提升运输效率

叉车供货属于“出租车”形式,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从缓存出发行驶到对应工位运送一种零件。牵引车属于“火车”形式,沿途经过各个工位,运送若干种零件。

依据装配车间生产线的布置,将物流供货环节划分为13条路线,每条路线不重复行驶,形成闭环,行驶过程中更换满箱,同时发现路线上的空箱,并收集看板信息。

2.2 包装容量按调整,以产量为依据供货

“火车”形式的运输,需要为每条路线编制时刻表。如果按照固定时间编排时刻表,会产生两种波动:(1)消耗完一箱的时间的波

动;(2)消耗零件的种类的波动。上述波动会造成司机负荷不均衡,并且需要在生产线旁等待零件消耗完才能更换料箱。

对于第一种波动,改进方式是依据生产数量而不是时间供货,通过计数系统,向供货司机展示整车消耗数量,当路线司机判断一箱零件马上消耗完后出发。对于料箱容量不同造成的波动,要尽可能保证不同零件容量一致。为此,采用模数的概念:以12为基准的模数,设置12、24、48、96四种基本容量,所有料箱的容量都符合其中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每条路线都以模数为循环基础,计数系统展示的整车消耗量到达模数后,对应路线的零件料箱都用空。每循环消耗箱数均衡,路线司机到达生产线旁,立即进行空满交换,无需等待。

2.3 设定每名路线司机携带零件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为每名操作者确定循环周期、携带零件。划分过程要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牵引上限:每循环最多牵引4辆挂车或12米长,该限制是在现场操作的安全上限。(2)标准操作流程:操作者的工作内容是循环进行的,每循环操作内容不变。(3)标准化缓存:每种零件线旁高储大于供货司机供货循环时间。依据上述原则,采用了下列表格初步划分每名操作者的工作内容,以BA2工段路线司机为例(如表1)。

其中,有两个优化潜力点:(1)扰流板+R-line固定条、后侧风窗玻璃两种零件,装配比例为50%。司机每循环都携带上线,但不一定进行空满交换。(2)在循环辆份30、78时,路线司机1只携带两箱零件,路线司机2无零件,利用率低。对此两点,采取如下优化措施:(1)针对非100%消耗零件,采用线旁补货的形式。包装容量为24辆份,按照50%的装配比例,每隔48辆份上线一次,依据生产线的使用量逐个补货,即可满足生产线需要。(2)调整不同循环携带的零件种类,合并路线。取消路线司机4。调整后路线划分如表2。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CP4-CA车间实现了牵引车供货的完整流程,提升了运输效率,每班次减少行驶距离(如表3):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措施“划分供货路线”、“包装容量调整”、“更改要货机制”、“设定每人工作内”四项措施,在装配类车间实现了的牵引车供货机制。对比叉车供货,在效率、安全、负荷均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志源.SGMW厂内物流上线配送现状分析及优化方案[J].中国储运,2013(8).

[2]张方怀.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中的工厂物流改善及成功经验[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1).

[3]丘尔.流水线的物流配送矛盾与解决方案[J].中国物资流通,2000(4).

上一篇:刍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下一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分析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