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灿烂盛开

时间:2022-07-19 08:47:30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深入研究,而开放性问卷调查是采用较多的研究形式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利用开放性问卷了解学情,激趣导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成长环境为背景,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做一定的调查分析,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知己知彼。一般来说,新授的课,教师通常采用激趣导学的方式。而这种激趣导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学情有一定的掌握,所以,一般会采用开放性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开展新课。

如,在教学《让诚信伴随着我》这一单元的时候,第一课的内容为“请你相信我”。鉴于诚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所以,应先了解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诚信的,他们在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被他人信任?自己是否有可信赖的人。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开放性的问卷题:

“回忆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谁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联系自己的成长环境,说说为什么这个人值得你信任?”

对于这样两个问卷设计的问题,学生们开始积极回答,有的信任奶奶,因为从小与奶奶生活,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信任;有的是将老师作为最信任的人,因为老师与学生坦诚相待;有的说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因为父母把自己当成朋友,每天谈心,周末出游……通过这样的问卷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让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后面的新课导入。

二、利用开放性问卷激活思维,开放课堂

开放性问卷开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并且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自由思维。学生通过阐述观点,提出建议,活跃思维,这也是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美丽的生命》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们设计了以下开放式的问卷题目:“回家问一下父母,自己出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找一张妈妈怀孕时的照片,问一下妈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问一下爷爷奶奶,自己出生的那一天,一家人是如何度过的?”学生完成这些题目后,让他们到课堂上讨论。学生们发现,大家的答案都是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更加明白和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能更加深刻地感恩身边的亲人,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三、利用开放性问卷检验学情,师生共进

教师通过开放性问卷的设计,掌握课堂效果的实施程度,有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后面的新课、复习课、活动课等都能给出有益且有效的指导。同时,利用开放性问卷检验学情,有助于全面改革教学评价。比如,通过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语言、开展灵活的评价方式等等,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进,有助于最终促进师生共进。

在学习《祖国有多大》这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拼地图。我试图通过拼地图的游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图。但是,我发现上完课后,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原因何在?于是,我展开了问卷调查:“对这一堂课有什么建议?”“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我国的风貌?”学生们积极回应。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采用图片来说明;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风貌,在视觉上有一个印象;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欣赏一些歌曲、一些景区图片来促进我们对祖国风貌的认识……这些建议都是学生们的心声,我很乐意接受。通过学生的建议以及我细致的备课,终于在后面的复习课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如何全面实施好这一课程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开放性问卷的设计与应用是一个颇有成效的尝试。通过这一个尝试,也让我坚定了信心,只要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方式改革,都可以付诸实践,通过教学成效来验证其合理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祥谦小学学区 责任编辑:庄严)

上一篇:改变,从教师开始 下一篇: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