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语文课堂因精彩“导入”而“活”起来

时间:2022-07-19 04:45:59

让汉语文课堂因精彩“导入”而“活”起来

摘要: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课文的导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不同的课,不同的教师,常常会有不同的导入设计。方法贵在灵活自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所授课程的特点,围绕语文教学目的设计课堂导入。

关键词:汉语文课;导入;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66-01

所谓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而促成学生的“学”。然而,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语文课堂巧妙的“导入” 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语文教师如果找准了每篇课文的切入点,就有了语文教学的良好开端,整个教学过程便会环环相扣,紧紧衔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民族地区从事高中汉语文教学也有十几年了,现仅以人教版(藏族地区使用)高中汉语教材中的课文为据,结合本人汉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几种汉语文导入法如下:

一 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分析标题,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方法是我的语文课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收缩。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打破常规的方式。

比如在教学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高中汉语第三册,藏族地区使用,下同)时,我只在黑板上写下“幸福”这个标题,学生立即喊道:“老师,题目错了,是'提醒幸福'”。“哦,谢谢同学们的提醒,你们不说,我还以为这篇文章题目就叫《幸福》呢。”以此为切入点,我自然引入了“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为什么幸福需要提醒,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提醒”等问题,开始了课文的学习。

在教学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高中汉语第五册)一文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苦的事和最乐的事写出来并说明原因。当然,学生们的答案具体形象,各不相同:有的说学习,有的说生活,有的说个人感情,还有的说精神追求......我对这些答案进行了总结归类,然后再引入新课,对比课文学习。

二 设置情节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设置恰当适度的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出征》(高中汉语第五册)一文前,先向学生讲解了霍岭战争前的大致背景情节,然后提出格萨尔王对待王妃森姜珠牡被抢的几种选择设想,让学生去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这个导入利用课文联系现有的故事精心设置了多个悬念,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情境,从而为课文的成功教学创造了条件。

教学《范进中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语:我常听说有人因考不上大学而自杀或者发疯了,我也曾听说孔乙己因考不中科举而潦倒致死,然而,今天我听说有一个古代人却因为考中了举人后竟然疯掉,你们认为可能吗?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发疯呢?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悬念,导入课文的方法。

三 创设课文意境,引发师生共鸣,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在讲授诗歌、散文时,可用情境导入法,将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中。教师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用幻灯片、录音、录像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的气氛,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

如笔者在教学的词《沁园春 雪》(高中汉语第一册)时,首先用幻灯片向学生展出一组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真实场景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视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接着让学生闭目、静思,然后播放名家课文朗读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再现景象,使原先留在脑海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这样的导入,渲染了气氛,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雄浑壮阔的北国雪景中,指点江山,与伟人共鸣。

再如在讲授《观舞记》(冰心)(高中汉语第五册)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一段印度舞蹈,体现印度异域风情。欣赏完舞蹈,我甚至让班上的几个文艺骨干即兴在讲台上跳了一段藏族锅庄舞(藏族学生能歌善舞,有此兴趣和能力),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以舞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就更能用心体会冰心如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学习冰心的语言技巧。

四 把音乐植入课堂,让歌词震撼灵魂,导入新课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用音乐导入,让学生带着对音乐的感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进行情感审美的交流。同时教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配合而对学生所产生的愉悦心理,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例如,讲《最后一次讲演》(高中汉语第五册)时,我就先用电脑播放了闻一多先生作词的《七子之歌》歌曲,把学生引入一种悲壮的爱国主义情绪中去。有了歌曲的情感铺垫和情绪调动,我们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能理解作者为何演讲得慷慨激昂、听众听得掌声雷动了。

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也曾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为新课导入,也取得不错的效果。学习《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高中汉语第四册)一文,我更是以播放藏族祝酒歌贯穿课堂的始终,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五 让实物在课堂现身说法,直观形象,导入新课

有的课文,实物易找、实验易制作,可以采用此方法。 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高中汉语第二册)一课时,我课前先准备了四五种颜色的鲜花,展示给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花有这么多的颜色?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花?然后把一朵玫瑰花放到稀释的盐酸中,再把它放到碱水中(这些溶液来源于化学老师处,语文教师临时客串表演了一把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的变化,这时学生会感到很惊讶。教师趁机提出问题:玫瑰花为什么会变色?请在课文中找答案。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读起书来。

六 让诗词经典成敲门砖,突破新课瓶颈,导入新课

利用诗,词名篇或名人名言引入,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它充分利用诗,词,名言自身知识凝练,意境优美的特点,能顺利导入佳境,极具艺术魅力。在学习《桃花源记》、《咬文嚼字》、《仰望布达拉》等文时,我就以相关诗词为敲门砖,导入新课。

上一篇:提高职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