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爱背后的大麻烦

时间:2022-07-19 02:58:07

在大人眼里,2~3岁的孩子是天底下最活泼、最可爱的,就连他们那些小捣蛋举动也都显得那么天真烂漫,逗人喜爱。瞧,一会儿她故意翻白眼、不理人,小脸蛋气鼓鼓的,一会儿她又依偎在你身边娇声撒娇、耍赖。

的确,孩子的有些行为父母是知道应该加以限制和制止的,但是,它们表现在2~3岁孩子身上常常又是那么的滑稽有趣,总是逗得你哈哈大笑,甚至津津乐道,不知不觉忘了自己当父母的责任。如果这些不良行为反复出现,得不到纠正,慢慢就会成为一种坏习惯。小可爱也会带来大麻烦。到那时,你后悔来不及了,因为纠正它们是非常困难的。

不能忽视的5种行为:

1.你说话的时候打断你

孩子兴奋地想告诉你什么事情或者问你问题,她不顾一切地打断你的谈话或你手头正忙碌着的事情。看着她气急败坏、满头大汗的样子,你满足了她。

后果: 这等于默认了孩子的无礼。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来教导孩子应该如何体谅别人,尊重别人,使得孩子根本不知道当父母或者别人忙碌的时候,应该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她会认为,她有权力在任何时候去获得别人的关注,而不需要学会忍耐和延迟满足。

纠正方案:下一次在你准备打电话或者去朋友家之前,先告诉她需要怎样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在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安排她自己玩玩具或进行某项活动。如果她依然像先前那样纠缠你,打断你,你立即指给她一张椅子或小凳子,严肃地要求她安静地坐着,直到你结束谈话。之后,还得让她明白,当她打扰你了以后,她就没法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2.对玩伴粗暴

父母都知道当孩子出手打人或者故意撞人必须阻止,而对那些轻微的攻击,譬如2~3岁宝宝的推人和捏人动作,常常会被忽略,而没得到禁止。

后果: 如果现在不进行干涉,8岁的时候这种粗暴的行为就会变成一个不容易改的习惯。更严重的是,你的不干涉会给宝宝带来一个信息和暗示――伤害别人是可能被接受的。

纠正方案:必须当场处理孩子任何的攻击。把你的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你这样的动作伤害了别人,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让他明白,任何伤害人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下一次他和伙伴游戏之前,你必须提醒他,不能粗暴地玩,哪些动作是不能做的。如果他在游戏过程中仍然粗暴地对待小朋友,就立刻终止他和小伙伴的游戏。

3.假装没有听见你的话

提醒孩子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如收拾玩具、关掉电视机等等,你说了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孩子都装聋作哑,无奈而尴尬的父母只能抱怨几声收场作罢。

后果: 你等于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父母的话是可以置之不理的,他――不是父母――才是控制者。把你弄得团团转或者无视你,是孩子经常玩弄的一个权力游戏,如果你允许这种行为继续,孩子就会变成控制欲很强的挑衅者。

纠正方案: 不要隔着一个房间的距离跟你孩子说话,给孩子创造“装没听见”的条件,你最好走过去,面对面地跟他说清楚你要求他做什么。同时要求他眼睛看着你,并且大声回答“好的,妈妈”。碰碰他的肩膀,叫他的名字,关掉电视都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如果孩子仍旧一动不动,就采取行动让他看到这样做的结果。

4.自说自话不守规则

当你2岁的宝宝会自己从橱柜里拿出饼干来吃,自己打开电视机或者DVD的时候,在你的眼里他显得挺可爱的,心一软就放弃了及时制止,听之任之。但是,如果这样的行为不断发展,你就等着吧,8岁的时候他就会自己跑到三个街区以外的朋友家去“做客”了,而你浑然不知。

后果: 你等于放弃了应该属于父母的控制力,而让孩子控制自己,也等于放弃应该遵守的规则和教育孩子遵守这些规则。

纠正方案:重视建立和维护家庭规则,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些规则,譬如,“你必须得到允许才能够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当孩子没有得到允许就自己打开电视看,你应该让他关掉电视,并告诉他,“在打开电视之前,你应该得到妈妈的允许”。平时,经常地大声地说出这些规则会帮助孩子记住规则。

5.做出粗野无礼的样子

多数父母以为,孩子通常要到青春期的时候才会出现“眼睛朝上、说话刺耳”的腔调,其实,学龄前的孩子也经常会模仿大孩子的种种无礼表现,来探测父母的反应。这就是无礼行为的开始。父母常常会忽视这种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的淘气或者是暂时的。

后果: 如果你不能面对它,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读三年级的孩子没法交到朋友,也没法和朋友保持友好的关系,甚至没法和老师以及其他成年人相处。

纠正方案: 让你的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给别人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譬如,“当你朝上翻眼睛的时候,你似乎不喜欢我说的话”,这样说可以让他明白,他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如果这种行为继续发生,你可以拒绝和他谈话并走开,“当你这么和我说话时,我的耳朵听不见你在说什么。当你准备好好说话的时候,我会听见的。”

上一篇:浓浓奶香菜,好吃更营养 下一篇: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