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头难寻垃圾桶

时间:2022-07-19 01:19:51

台北街头难寻垃圾桶

在台北街头寻找公用垃圾桶,难到了让人火冒三丈的地步。小如儿子擤鼻涕用的柔软干纸巾,大到大人孩子喝完水的塑料瓶,街头几乎没有公用垃圾桶。后来知道,这是台湾方面自十几年前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理念的终端表现。

台北自1996年起推行的“垃圾不落地”政策,重要表征是取消了原先固定放置在小区门口的垃圾桶,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取垃圾。但如果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耽误了“时”和“点”,那就惨了,他将几乎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把垃圾处理掉。面对如此“不落地”政策,台北市民鲜有越轨之举,如果有人将整袋垃圾丢弃路旁,就有可能被环保部门的稽查大队查到,他们会打开垃圾袋翻检,如果里面有肇事者的地址、电话等任何线索,执法机构就会循着线索找人重罚。非但如此,不使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资源袋丢垃圾也会被罚,罚款从1200元至6000元新台币不等。

同时,为了提防有人把家用垃圾倒进街头垃圾桶中,有关方面大大减少了市区街头垃圾桶的数量,这就做过了。过虽过了,一直就这么做了;做了之后,当地人也习惯了。

听说除了稽查大队,官方也鼓励民众对垃圾处理不当者积极举报,如果有人能够拍照到任意弃置垃圾或不用专用垃圾袋者,如证据确凿,可获得实收罚款50%的奖金,最多的可拿3000元新台币。我听当地人说,台湾城市里的有些人根本不用上班,每天坐在自己的车里,对着街头车辆一通乱拍,哪怕拍到有人从车窗中扔出一个烟头都能发财,集腋成裘,不怕麻烦。

据说,在推行“垃圾不落地”运动前,台北方面也是把垃圾桶摆在小区门口,等候清洁队夜间收运垃圾,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暂存的垃圾惹人讨厌,垃圾桶摆在谁家附近必招抱怨。而且,自2000年开始,政府方面也不再向民众单独收取垃圾处理费,而是把垃圾处理的花费分摊到垃圾袋中。

但我自始至终对街头不设垃圾桶的做法心存疑虑,觉得实在是因噎废食,如果仅仅是因为防范贪图小利者的个别行为而造成全民不便,则代价实在过大。没去过台湾的人,实在很难想象作为一个街头行走者,抑或是商业建筑中的采购者,在没有垃圾桶环伺的格局中穿梭有着多大的不便。

曾经有一次,我在九份的商业窄街上,看到街边某角落里遗落着三两个喝剩饮料的大号纸杯,一直就垃圾处理问题和导游有所争论的我问导游:“你看,这不就是街头没有垃圾桶的恶果吗?”

导游却告诉我:“这绝对不是台湾人干的事。”

“那,是哪儿人?”

他顿了一下,看了我好一阵才说:“比如日本人。”

我盯着他迅速转过头而留在我眼前的后颈,说:“你,骗人。”

前不久,有中国记者质疑一向号称全民自律极好的日本人,在关东地震灾害中,为什么还是出现过一两起抢劫事件,当时,某日本市井小民的回答是:“那一定是外国人做的事情。”

日本人面对着中国记者说:“比如韩国人。”

阳光下,我的导游没再回话,我看见炎热中他的后脊已然全湿。

(摘自《门前若无南北路》)

上一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 下一篇:关于烟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