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首善的名利迷局

时间:2022-07-19 08:32:44

――“李全顺是大善人,在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支持李全顺!”挺他的振振有词;

――“李全顺就是个大骗子,拿了我们钱去挥霍,他怎么能这样做人!”倒他的义愤填膺;

2013年10月,一则关于“河南全顺铜业董事长李全顺高额利息集资涉嫌非法集资”的消息流传于网络,在新乡民间激起千层浪。街头巷尾、茶馆酒家常常听到各种关于李全顺的传言及争论。

而聚焦于事件的核心人物李全顺及他的企业全顺线材,当地商界人士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更是表示对李全顺此人不可理解,他怎么能这样做企业?!

“首善”

李全顺是河南新乡市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全顺线材位于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主要生产无氧铜杆、紫铜排、铜扁线等铜制品,靠着多年的摸爬滚打,做成了当地一个年营业额逾亿元人民币的龙头企业。

但是,他个人的名气,要比他的企业大很多。而和他的企业一样,他名声的起点,是从西高村开始的。

1984年,李全顺不到30岁,很多农村青年还在削尖脑袋利用一切关系进工厂吃国家饭时,李全顺却做起了老板梦,想自己办一个工厂。身无分文的他在自己的老家水南村没有获得支持和理解,他变卖了家里的粮食,筹集了180元钱,来到了当时距离新乡市区较近的西高村,这里的村干部思想较为开放,鼓励创办乡镇企业。但是人生地不熟,如何获得西高村的信任?

贫苦生活的磨砺让李全顺娴熟地掌握了人情世故和生存逻辑,具有高于常人的情商。他从180元“创业基金”里拿出一大部分,摆了一桌宴席,请西高村的村干部和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吃了一顿,顺利签下了租地办厂的合同。

接下来,他将请客剩下的钱买成了香烟,又去登门找西高村村民拉投资。有了办厂的合同,李全顺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有头有脸的乡镇企业当家人,再出去办事,面子就大多了。10元、20元、200元,就这样,李全顺拿到了第一批启动资金。

李全顺买了一批旧材料,在破旧的房屋里办起了全顺线材厂。

西高村村干部和乡亲们的支持,让李全顺很是感动,有一次,他动情地说,西高村的村民就是他的再生父母,老爹老娘,以后一定让西高村的老爹老娘过上好日子。

但是,做生意并不是只会做人就行了。特别是金属制品行业,技术要更新,设备要更新,人才要更新,这是一个投入极高的行业。

而李全顺的创业经历,也让他意识到,借势做事的重要性。他借着村干部的势拿下了租地合同,成为了厂长,而又借着厂长的名声获得了西高村村民的信任,拿到了企业的启动资金。

1991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李全顺向西高村村民和一些亲戚朋友再次借资,并开出了高额利息,这项业务最终成为其企业的固定业务。借财生财,使他的企业永远资金丰沛。23年来,从来没有听说全顺企业有过资金问题。

企业做得顺,李全顺也兑现了他对西高村老爹老娘们的承诺。

2000年,新乡大旱,西高村吃水困难。李全顺卖掉自己“坐骑”――一辆30多万元的奥迪车,为村里修建了一座高33.8米的供水塔,解决了西高村吃水难的问题。水塔修成之后,李全顺在上面刻了一行大字:时刻不忘父老乡亲。至今,这个水塔依然屹立在全顺线材厂的对面,成为西高村标志性建筑。

除此之外,他还拿出10万元钱为村民购买了拖拉机,拿出6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近900米的水泥路,他每个月还会给西高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60元钱的养老费。仅2011年,他花在村里的钱就有100多万元。并且,李全顺的善举还延伸到周边十里铺等村落。大善人李全顺的名声迅速传播出去。

而新乡,又历来是一个喜欢树立典型的地方,诸如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史来贺,都是新乡人的骄傲。李全顺的善事儿越做越多,名气越来越大,自然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典型”,1998年至今,从河南省十大爱心援助功臣到中国公益慈善大使,他获得的荣誉超过30个。

被忘记的企业

慈善家李全顺,这是新乡人曾经对李全顺最深刻的印象。似乎到最后,人们才知道李全顺原来是个企业家。太多的慈善名头淹没了他企业家的名声,也淹没了他的企业。

在人们的簇拥之下,他似乎也忘记了自己是个企业家,陶醉于盛赞之中。他用企业的钱,大手笔做公益,做社会活动。

近三年来,李全顺相继赞助了新乡市全顺铜业杯健步走邀请赛、新乡市卫滨区全顺铜业杯街头篮球比赛、全顺铜业杯大型青年人才交流会、全顺铜业杯2012年度新乡经济人物评选、河南省“全顺铜业杯”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年度新乡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评选、全顺铜业杯‘星耀全城’小童星选拔活动、河南政法书画大赛等十几场省市级大型活动他。还以自己为原型,组织拍摄了电影《爱民村官》,据该电影资料显示,仅此一项就耗资500万元。

与李全顺合作过的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在他的办公室专门有一间房子放着大量现金,找他谈合作很省事,只要谈得开心,他马上就从那间房子里拿出一摞现金把事情定了。因为李全顺的豪爽,吸引了很多的广告公司、会展公司、报纸、杂志、电视台登门拜访。而李全顺似乎也习惯了这种被簇拥的感觉,他喜欢把所有的头衔名誉都挂出来,有人形容,进入李全顺的办公室,就像进入了一个庙堂,正中间的墙壁上挂着“造福于民”的镶金大匾,四壁上是与领导和名人的合影及锦旗,每一张桌面上,都摆满了奖杯。而这个庙里供着的大神正是李全顺自己。

比忘记自己是企业家更严重的是,李全顺忘记了身后的债主。

西高村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就在李全顺做社会活动最疯狂的三年里,西高村的村民已经开始担忧,李全顺这样大把花钱,自己的钱是不是也早被他拿去做活动了?

但是,看到更多人在李全顺的工厂存钱,他们又放心了,即便自己的钱被花了,还有更多的债主替李全顺还我们的债。

也就是李全顺大手笔花钱的这几年,李全顺的存贷业务也更加红火,并且越来越规模化、正规化。在西高村全顺线材厂的院子里,有一间办公室专门用来办理存款业务,里面的工作人员统一的白色衬衣,红色领带,看起来比银行还要专业专注。几台点钞机分秒不停地点数着钞票。而存取手续,却比银行简单许多。

为了吸引存款,李全顺给出的利息极具诱惑性。在全顺线材存钱,利息以月计,半年以内的利息是6厘,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利息是7厘,一年以上的利息是一分四,而最高的时候则高达一分六。而去年7月份,央行的最新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也就是说,按照全顺铜业给出的最低利息计算,也比银行高出一倍,如果按照最高一分四的利息计算,几乎是银行存款利率的四倍。

除了高息之外,李全顺还推出其他的福利。存10万元可以免费到北京旅游五天;存现金一万元及以上若一年不取者,给出借人60元好处费;出借人一万元一股入全顺企业的股份。

巨大的利息诱惑及便利的存取手续吸引了周边的群众,口耳相传,李全顺的业务发展到了周边地市。

好名声担保,高利息吸引,李全顺名利双收。

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善与恶,美名与灾难有时候就隔了那么一层薄薄的纸,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轻易捣碎。

一则消息

2013年10月25日,一则关于“河南全顺铜业董事长李全顺高额利息集资涉嫌非法集资”的消息出现在人民论坛网。

若不是李全顺名声有那么大,消息也不会传那么快。消息从网络上很快传到西高村,传到新乡大街小巷,传到新乡和新乡之外李全顺每一个债主那里。

老李来自商丘,为了讨债,他已经在新乡住了一个多月。

2010年,通过新乡一个朋友介绍,他将自己10万元的家底存到了李全顺的企业,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就获得五千多元的利息,尝到甜头以后,他又介绍自己的父亲将8万元养老钱存到了全顺线材厂。

2013年10月,老李网上看到李全顺出事的消息,就匆匆赶到新乡,希望把自己和父亲的18万元取出来,但跑了几次,一分钱也没有拿到。年初的时候,父亲不知道从哪里也听到了风声,就着急上火,一病不起,老李更急了,为了快些拿到钱,他干脆住了下来,每天去西高村的全顺线材厂堵门。

今年3月,如老李这样的债主越聚越多,最后在全顺线材的大门外,排成了长队,堵塞了街道。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2011年李全顺筹备的位于卫滨区工业园321亩的新厂区也已经在建设当中,这个项目计划投资33个亿,建成以后年产可达到10万吨。他希望依靠这个项目,完成全顺线材的飞跃式发展,超过新乡铜制品行业的龙头―金龙铜业。除了做公益做活动以外,李全顺“小银行”的钱几乎全部砸到了这个项目上。面对债主的挤兑现象,李全顺慌了,只好硬着头皮一天一天应付。

2013年7到8月间,李全顺以发放顺序号为由,共发放三万多号,排号在前的先取,而且仅能取一少部分,取到1000多号时,又宣布序号作废。2014年3月25日,全顺线材又口头宣布,连本带息都不准取。于是,不满情绪开始蔓延,人们开始走上街头喊话,同时,传言开始出现,“李全顺集资额超过十亿,已经无力偿还”。

人们开始对李全顺这位慈善家重新审视,李全顺好像并不傻。有人开始怀疑,李全顺办公室那些锦旗、奖杯全是花钱买来的。而他那些关于社会责任的宣传也只是为了造势,让更多的人信任他,把钱骗到他的腰包里。

李全顺的信誉开始倒塌,不满的人群开始打着“不诚信李全顺”的横幅,涌到了李全顺的线材厂门前。

三十年的善人,突然之间变成了“不诚信李全顺”,很多人接受不了,也不想接受。特别是那些实实在在接受过他帮助的人。

拯救

首先不能接受李全顺遭殃的是看着李全顺和全顺线材长大的西高村老爹老娘们。

在街上讨债的队伍里,竟然没有一个西高村人。而西高村三分之一的人在李全顺那里有存款,最高的超过一百万元。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大娘在李全顺那里存了六万元,是自己的养老钱,如今血本无归,但提起这笔钱,她并没有显出太多的怨恨,“该怎么说怎么说,他确实为咱村做了不少好事。”

凡是遇到来西高村全顺线材厂讨债的人,西高村村民总是解释说,李全顺不是坏人,只是他现在建设新厂需要钱,所以才暂时还不上你们钱。

还有全顺线材厂的员工,他们遇到讨论李全顺的人,心情异常复杂。一位王姓员工告诉记者,自己在全顺线材工作多年,李全顺对员工没得说。他从来不拖欠员工工资,承诺每月10号准时发工资,拖欠一天按1%利息补发,公司职工平均月工资达2500元以上,并按国家规定为职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平时他衣着朴素,与员工同吃同住,很少摆架子。

有一次在一个夜市吃饭,他听到周边的一个酒桌拿李全顺这件事调侃,就冲动得想去掀了他们的桌子。

当地媒体,对李全顺这位“典型”的蒙难也格外同情,他们甚至掀起了“李全顺保卫战”。

新乡当地一家媒体以《存款安全有保障最美村官李全顺不亏待百姓》为题,提出了与人民论坛针锋相对的观点:李全顺发展高利息存款是与群众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更有当地媒体针对人民论坛网的文章提出质疑,以《媒体敲诈不成造谣说李全顺非法集资》,指出发出消息的是一家小报,因为敲诈李全顺不成,才造谣说李全顺非法集资。事发之后,河南当地媒体出现了《李全顺董事长的真心话 我的中国梦》等多篇为李全顺正名的报道,将李全顺以往的“好人好事”重新罗列了一遍。一位新乡同行告诉记者,他是一个复杂的人,我们要客观对待他。

支持他的还有一些网友,甚至专门建立了支持李全顺的贴吧,就连李全顺的债主也开始在网络上发表“理性”的看法,发帖说道:只是听说储户都去挤兑,别说李全顺,就是银行被挤兑也吃不消,越这样储户的钱越有风险,都清醒点好吗?

很多人希望,李全顺能够渡过难关,但是怎么拯救李全顺,最关键解决的问题是,他欠那么多钱怎么还?

各种民间的“解决”办法开始出现。有人说,把企业变卖了,还债主的钱,但是,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进驻西高村的工作组,不到一个月时间,登记了高达十二亿元的集资金额,而李全顺厂里的那些机器,怎么看都不值十二亿元。有人说,只要李全顺没有把钱挥霍掉,我们就有希望,让全顺企业重新走上轨道,恢复生产,慢慢还钱,但是,看到电视上还在播放的全顺形象广告,人们怀疑,他们的钱早就在报纸电视上烧掉了。还有人甚至幻想,李全顺或许还有别的业务,比如房地产,或者其他投资。

最后,人们越想越糊涂,李全顺用很聪明的手段借来了这些钱,怎么什么都没干成?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拜访了多个熟悉李全顺的人。他的一位杨姓朋友告诉记者,李全顺想开一家村镇银行,甚至已经着手申报了。他的另一位朋友说,他真的想把新厂建起来,想超过新乡最大的铜线企业金龙铜业,他还设想在新厂区大门入口处建一个几十米长的LED屏,先在气势上取胜,他是想做点事业的。

现在,李全顺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不管是街上反对他的债主,还是那些关心他的老爹老娘,其实都很担心,他与他的企业,以及他的光环,会不会如电话那头嘟嘟嘟的忙音一样,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上一篇:“中规中矩好百科”和“赏心悦耳悦目诗”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