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7-19 07:04:11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来看,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土地流转工作中的问题显得极为紧要。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着手,分析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农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土地流转的强制和非法现象较多

土地的流转必须基于农民自愿,任何人不得干预强制他人进行土地流转,然而,在实际情r中,有些领导或农业生产大户,却枉顾农民意愿,对农民进行威逼利诱。有些领导为了追求政绩,有些农业合作社为了进行更大面积的耕种,采用各种手段获得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却没有农民应用的土地补偿。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存在的非法流转现象,将农业用地使用于非农业并没有经过审批程序。能够对农业产业进行适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这就导致农业不能够实现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这就要求加快土地的流转,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其经济效益。

2.农地流转能够避免农业遇到各种风险问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仍然比较恶劣,并且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避免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量不够理想。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就需要不断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地大规模的经营与生产,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改善恶劣的生产环境,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来避免农业遭到各种风险问题,提高农业的产量。

3.农地流转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而土地生产的收入只占据农民收入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通过外出打工或者经商来获得。农户小规模生产所获得的低收入与非农产业所获得的高收入形成的鲜明的对比,这就给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农民通过农地流转可以渐渐淡化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结,还能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农村土地流转加快的必要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地流转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趋势,我们只有了解到当前农地流转的发展现状,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地流转的速度,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产业结构要求实行农地流转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结构单一、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这就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无法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行农地流转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土地流转资金投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项资金,用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方式,使农民较为方便地获得急需的启动资金,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3.规范农地入股机制

合作社规范土地的使用,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一是明确土地使用权入股合作社的合法性。二是规范合作社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入股年限。三是要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入股的登记备案制度。四是规范明确土地入股特殊情况下的土地使用权处理办法。五是明确和坚持入社土地农地农用的原则。六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评估机制。

三、农地流转的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1.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经过市场调研之后制定一套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以此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2.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成立专门的农地流转领导机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指导、监督、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纠纷复杂化。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监督,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3.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下大力气从人、才、物方面予以投入和支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特别是农业经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合同的管理工作的指导,实行规范化管理。

4.提高农民的意识,强化他们对农地流转的认识。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转变农民的固有观念,使他们正确理解农地流转问题,只有转变他们的观念,正确理解到农地流转问题,才能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资源进行农地流转,在当期较快的推行农地流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作者单位:1576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奎山乡政府)

上一篇:简析森林采伐运输过程中原木的装车作业 下一篇: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