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用植物调查及维护方法

时间:2022-07-19 05:47:04

山药用植物调查及维护方法

1保护区环境复杂,海拔高差悬殊,许多药用植物繁殖生长条件苛刻

梵净山山体庞大,高峰峡谷相间,主要有长滩河、牛尾河、凯土河、盘溪河、黑湾河、马槽河、余家沟等7条较大的溪河,从南向北有花木坡、大白岩(1993.2m)、大竹坪(2149.4m)、凤凰山(2570.5m)、新金顶(2336.3m)老金顶(2493.8m)、白云寺(2153.4m)、牛风包(2034.5m)、大尖峰(2033.5m)、金星等主要山岭贯穿整个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条山岭很多位置都在2000m以上。而7条溪河的流出保护区内的位置海拔只有500~900m之间,说明其地理位置的高差悬殊和复杂性,很多植物如珙桐、厚朴、黄连、梵净山冷杉等植物适合在海拔1000m以上,且种子繁殖的休眠期长,需要1~3年的时间,且温湿度合适时,才萌发生长,决定了这些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繁殖缓慢,濒临灭绝的危险。

2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难以保持植物生长繁殖的平衡

玉竹、大百合、大叶排草等草本植物很难在茂密森林里生长,厚厚的树叶或光照太低等条件,不利用这些草本植物的生长,在森林演替过程中,有些物种的面积自然减少,加上野生动物的取食等活动、病虫害等因素难以保证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环山公路的建设,使旅游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为破坏的因素也不可避免。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涉及范围广泛,保护区内外生活的百姓生活水平低(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内还有2000多长住百姓),除了外出打工外,主要靠森林和种地争取经济来源。由于许多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药用价值和经济价格高,部分“药农”和百姓肆意挖采珍稀药材,对保护区的植物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目前,虽然梵净山是贵州省保护较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是梵净山的保护区域和非保护区域之间没有防护网,也不可能有防护网,主要由当地百姓组成的护林员队伍和管理局人员组成的护林人员承担主要防护责任,具备较强专业水准的保护区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整体保护水平有待提高。很多项目是寻求中科院和国外研究团队来共同完成,贵州省在梵净山研究中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保护的需要。目前,梵净山药用植物的科学开发利用方面还很不足。成较大规模的梵净山特色药用植物生产基地还没有诞生。科学利用是异地保护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经济问题,可以缓解保护压力。但是,梵净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没有整体的规划和长期的投入,缺乏资金、人才和社会支持。

3净山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策略

3.1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异地繁殖技术研究

通过调查,明确不同药用植物分布、种类、生态环境等,为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对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异地繁殖技术研究,弥补自然条件下的物种生存弱势的状态。目前,已经对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珙桐、黄花石斛(小石斛)、石斛、铁皮石斛、银杏和伯乐树等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并采取了异地保护措施。但是,更多的药用植物的异地繁殖理论还有待加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下问题:很多药用植物种质分布区域明显减少,濒临灭绝;许多植物繁殖条件苛刻;野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旅游业等相关经济的发展,难以保持植物生长繁殖的平衡等。

3.2优化管理体系,尽可能地保护森林生态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系贯彻的是积极依靠当地农民,以“管理局-总站-分站-村委-护林员(护林公安)-百姓”的形式,上下密切配合的思想。几十年来,保护区护林成绩显著,药用植物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管理体系中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管理设施等,需要不断提升,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保护工作难于全面展开等问题。

3.3建立梵净山保护区外药用植物研究基地和生产基地

在海拔1000m以上和海拔600m左右的地区建立不同的药用植物研究基地和生产基地。调查发现,梵净山周边有一些药农,仅仅种植零星的自家用药材,数量很少,但生长环境很适应,如黄连、羽叶三七、竹节人参和七叶一枝花等适应1000m以上的环境生长。药用植物研究基地和生产基地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保护压力大的问题。更有利于药用植物异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为推广药用植物的栽培繁殖打下基础。

3.4依靠群众,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提高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水平

保护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是社会的大事,是需要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企业等社会团体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的综合性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保护区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药用植物研究基地和生产基地-药用植物产业化-药用植物产品销售-保护区森林保护”的良性循环,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施好这个课题,保护的投入、措施、专业水平和科学利用的经济、人才、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结语

梵净山药用植物的本底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地方是人迹罕至之地,尤其是悬崖深谷让科学考察者难以涉足,药用植物资源的精确物种数量和蕴藏量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的努力,才可趋于完善。目前调查到的89种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工作,同样复杂。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良性生态平衡,如何促进保护区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这是人类需要保护的基因宝库。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如何科学利用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各界力量,加大投入,遵循科学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稳定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的难题。在保护区外,建立更大的药用植物异地保护空间(异地繁殖和生产),将是未来保护和利用策略的重点之一。因此,保护区内外,需要更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需要更深入透彻的本底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

作者:鲁道旺 宋邦喜 吴仕国 刘建民 王大忠 高健强 单位: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梵净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

上一篇:小议巴西现代化发展道路特点及启发 下一篇:复合菌剂对水稻的生物技术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