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角度看室内外装饰装修的发展

时间:2022-07-19 03:57:10

从工程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角度看室内外装饰装修的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中涉及到的各种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工程材料; 工艺; 室内外装饰装修; 创新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architecture inside and outside decoration involved with all kinds of material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analysis and explained, thought the similar project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Interior decoration decora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Q174.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新形势下,若想提高室内外装饰装修的效率与质量,同时满足审美目标,必须转变观念,积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以创设良好的建筑环境。

1、 外墙进口砂岩的作业

当前,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幕墙钢骨架的干挂施工方法,以澳洲砂岩的应用为例,作为一种全新外墙涂料,可以对建筑的外立面色系进行补充与完善。应用澳洲砂岩,可首选采取干挂工艺,一方面该工艺应用较为便捷、成熟,可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干挂法可弥补普通水泥的外观缺陷,例如泛碱、透色污染等问题,但是采取干挂施工工艺,也存在诸多弊端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该工艺的作业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污染;②由于环氧树脂类胶嵌入到短槽中,长期与水汽、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油状物,将对板面造成污染;对于短槽的切割部位,云石类胶极易暴露在外,造成表面变黑,不利于美观要求[1];③如果工程不能采取背栓干挂施工方法,只能采取常规性短槽的切割干挂施工,可能对板材造成破坏,影响板边的局部强度;④该方法的成本较高、资源浪费度大,将增加螺栓、型钢、不锈钢挂件等用量。

以大量工程实践来看,一些专用的优质粘接材料性能与砂岩材质基本相同,因此可考虑采取半干法进行铺贴,提高操作的便捷性,降低操作成本,其施工成本仅略高于水泥砂浆施工;与单一的干挂法相比,则可节约120-150元/的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并可摆脱采取传统水泥铺贴方式而产生的外观缺陷、表面裂缝、强度隐患等问题,避免采取干挂施工而周期长、成本高、污染大等弊端。采用半干法,具体施工工艺分析如下:

(1) 基层的处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将基层表面的浮灰、油渍或污垢清理干净,利用相同性质的材料,将表面凹凸不平处填补平整;注重检测施工面的基层平整度,与国家规定的粉刷饰面标准相一致;将粉刷层在自然环境下暴露15-30d,将其中的碱性物质析出,更利于提高粘结材料的质量。

(2) 拌浆与批刮

一方面,按照3:1或者3.5:1的水灰比进行配置,利用电动搅拌器,确保搅拌充分、均匀,形成糨糊般的粘稠物,根据环境的温度状况,一般放置5-10min,再次重复搅拌,以待使用[2];另一方面,利用齿状刮刀进行浆料的批刮过程,在砂岩板材的背面批刮浆料,注意将厚度控制在20mm之内,以提高粘结强度与耐久性。

(3) 石板的铺贴与养护

与普通瓷砖的铺贴方法基本相同,铺贴砂岩过程中,应注意轻柔用力,如果板材规格较大,则实行双人挤压,共同配合开展工作,避免由于用力过度而对砂岩造成破坏,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另外,当砂岩铺贴完毕之后,应做好后期养护工作,以延长使用寿命,每间隔4-10h则进行一次简单的湿润养护,既可保障铺贴质量[3]。

另外,对于已经搅拌完毕的砂浆,需要在2-4h之内使用完毕,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施工效率也要有所提高,争取做到“随拌随用”。一般情况下,应用粘接剂的最佳作业环境约5-30℃,在正式拆封使用之前,应确保包装完好无损,检查是否产生结块变质现象,如果已经结块,则不能使用;在进行墙面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将砂岩石板的浆料厚度控制在40mm范围内,而无孔状的石材浆料厚度在控制在30mm范围内。

2、 墙面白洞石的作业

有关墙面白洞石板材的施工工艺,具体分析如下:

(1) 基层的处理

以原有基层来看,大部分采取砂加气的方式,局部位置为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确保墙面平整,立面的垂直度与规范要求相一致,否则需要采取局部粉刷找平方法。

(2)放样定位

在建筑的墙面采用石板放样方法,结合具体的放样要求,采取干挂工艺办法,按照墙面设计的规范与要求,设置石板分隔线。

(3)干粘施工过程

在干粘施工过程中,可以用AB胶或者云石胶进行作业。将慢干型粘结剂在石板四角批刮,应与板边相差距离约50-100mm,如果石板的规格较大,则根据实际情况加设粘结点,注意控制粘结点的距离[4];应用快干型粘结剂,将粘结点设置在板材的中间两侧位置,根据板幅的实际大小,确定数量,一般为3-5个。对于具体的铺贴方法,与湿贴法、干挂法基本一致,每一排石板铺贴完毕后,都应在底部进行支撑,避免未完全干透,造成脱落现象。

3、实木地板的作业

一般情况下,建筑原有的现浇混凝土地坪基本经过净光与找平处理,外墙的饰面大多是幕墙,因此建筑物的抗潮能力有所增强,在大面积铺设实木地板时,可省去铺设基层板、地垅等工序,而直接在找平层铺设防潮垫,厚度控制在1.5-3.0mm范围内;对于竹地板来说,与强化复合地板的铺贴方法基本相同,可以在已经找平的水泥砂浆地坪中,涂刷一层抗渗剂、膨胀性水泥或者JS防水剂,等到地坪完全干燥之后,就可以利用中性玻璃胶,将地板固定粘贴,利用发泡剂点状固定交接缝隙即可。

通过采取这一工艺,可极大降低工程成本,由于采取整体浮制的方法进行铺贴,利于今后维护与保养,延长地板的使用寿命。采用这一工艺的根本前提,在于保证地面平整,经过处理之后,至少满足以下特征:①地面找平的平整度控制在4m范围内;②地板经过加工处理,保持干燥和定型;③将铺贴地板的含水率控制在8%-12%范围内,如果作业环境较为潮湿,则地坪含水率保持在10%之内[5];④有关木地板的选择,厚度应控制在12-30mm范围内。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在接缝位置嵌入无毒粘性剂,如玻璃胶等,以此提高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佳.墙面装饰装修构造[J].价值工程,2010(12)

[2]仝刚,黄晓瑞.浅谈现代室内外环境中“护墙”设计[J].科技信息,2011(34)

[3]彭建.简论建设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过程应着重控制的材料及质量内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4]徐素凤.阐述建筑装饰工程装修节能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11)

[5]刘涛,张洪利.房屋建筑装饰饰面工程施工工艺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