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9 03:53:15

项目教学法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是职业类学校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到PLC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上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主要目的,做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PLC 项目教学法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难度比较大、实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具体的载体,学生学习效果不太理想,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这门课程中应用的项目教学法,把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特点及概念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1)设定项目:重组知识体系,以实训项目为核心内容,在每个实训项目中穿插PLC的指令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实用性: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凡是实习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原件和设备都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在PLC实训室模拟实际的生产过程,从而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去。(3)规范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PLC作为一种工业用计算机还要与其他设备相配合使用。操作安全、方便、美观、实用是许多电气设备的操作要求。所以规范性是每个实训项目的要求,只有让学生在实习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为将来参加工作,安全文明生产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项目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自己需要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是使信息由单向的传递,变为双向的,使单方向的交流变为多向的交流,促使学生从单纯的短时间瞬时记忆,演变为长时间的永久记忆,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了主体,老师仅仅是辅导者。

2 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如火如荼,赛场上学生精湛熟练的技能令在场专家赞叹。就拿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这个技能大赛的项目来说,两名学生为一个队伍,队员之间相互配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如从机械手抓物、传送带运行分拣等子课题的练习,再到综合课题的训练,最后参赛接受评委组的评审验收,这一系列的流程就是项目教学法的流程。在PLC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新构建PLC的知识与技能,以技能的培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另一方面,面对智力正常而学习动力不足的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的项目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PLC在项目教学中的实施举例

在我校2011级机电班PLC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尝试了用项目教学法,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Y- 降压启动控制为例,说明PLC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

3.1 项目制定

3.1.1 项目控制要求

(1)正转开关SB1先拨上再拨下,电动机以Y- 方式启动,Y形接法运行5秒后转换为 运行。(2) 停止开关SB3先拨上再拨下,三相异步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行。(3)反转开关SB2先拨上再拨下,三相异步电动机以Y- 方式启动,Y形接法运行5秒后,自动转换为 运行。(4)停止开关SB3先拨上再拨下,三相异步电动机立即停止运行。

3.1.2 项目目标

要求学生读懂三相异步电动机Y- 降压启动模块的控制电路;能编写电动机Y- 降压启动PLC控制的程序,并进行运行调试,能正确连线使电动机Y-降压启动模块工作起来。

3.1.3 项目课时

6课时 。教师先在可编程控制器(PLC)实验室演示一遍PLC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工作过程,然后告知同学们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接线图、功能流程图、梯形图知识还有程序设计中所需要的指令,然后让学生在实验台上独立完成编程。编程完毕后把程序写入PLC并接线运行调试,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在学生编程调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错误时做好引导。建立学习兴趣小组:3人一组,共11组。

3.2 项目的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选择原件。根据控制任务的要求,明确项目任务,确定PLC的输入/输出(I/O)点数,画出输入/输出(I/O)分配表。(2)顺序功能流程图的绘制。根据系统的工作过程绘制出顺序功能图,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顺序控制设计法。(3)编写程序。这个环节是整个项目的重点难点,根据顺序控制功能图设计梯形图。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一环节学生之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起着引导作用。(4)程序写入运行调试。学生们会在程序调试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定时器T不能正常计时,程序中出现双线圈等问题,作为指导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错误。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中教师要加强动态管理,并发挥其主导作用,及时了解各组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3.3 项目的评价总结体系

项目的评价总结体系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项目评价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从而有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项目的评价总结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分为:课前装备占比10%、项目计划20%、设备选择10%、项目实施30%、功能实现占比30%;成绩的评定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各占25%,教师评定占50%

4 对PLC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总结

在PLC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会学了,项目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了知识点后立即可以实践,实践后马上可以看到结果,这种成就感会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步入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自己看书、查找资料,或者上网搜索资料,或者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主动地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自学习惯。二是,学生会用了,经过项目教学的系统培养与练习,学生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下一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