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7-19 02:41:42

开展“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高校形体课程一直以其优美的姿态动作和动听的音乐节奏受到学生的追捧。“自我塑造”形体课程作为高校形体课程和身体美育课程的延伸,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锻炼意识为目标,提高其审美意识,为终身体育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我塑造 形体 身体美育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论文通过查阅自我塑造、形体塑造、形体美等方面的书籍、论文等文献资料,为文章的撰写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2 逻辑分析法

利用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在高校中开展“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意义。

2 “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理念

2.1 “自我塑造”定义

人们期待就自己的性格、面貌和发展前途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不希望社会组织的干预。人类由于自我的选择而塑造自我。人们通过自我塑造来实现自我,自我塑造需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自己期待成为的那个样子,这个样子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想问题。人有许多的理想,人的自我塑造是实现人生美的途径之一。

2.2 形体运动

体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功利向往。体育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从意识到观念、名词到术语,都包括许多的内容。形体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分支项目,它在文化上具有自己显著的特性。形体运动的主要目标是身体健康和形体健美,因此不同时期的人们关于人类身体的态度和看法总是在影响着形体运动的变化和发展。就文化意义,形体运动所要获得的美必须是外在的形体美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美的和谐统一,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美。因此,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美的体现。

形体运动包含以下3方面的内容:一是形体运动目的具有两重性,即通过运动获得健美的形体,通过拥有健美的身形和姿态获得心理的健康快乐;二是形体运动的各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以及围绕目标所确定和设计的特定方式方法。参加运动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条件不同就会导致形体运动的种类和方式方法出现差异;三是尽管形体运动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但它的主要功能不以竞技为目标,而是在于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提高生命的基本活动能力,从而实现人体健美的内质基础,塑造人体健美的外部姿态。

2.3 “自我塑造”形体俱乐部

“自我塑造”形体俱乐部是高校健美操课程、形体课程的延伸,是高校最具潜力的俱乐部之一。“自我塑造”形体俱乐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目的,在建立健美身形体和姿态的基础上,获得心理的健康快乐。形体运动常常带来的不只是健康上的保证,而且能够深刻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于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于工作和生活的现代女性而言,形体运动是保持青春靓丽的秘诀。通过“自我塑造”形体俱乐部培养女性朋友对于优美形体的追求,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塑造优美站姿、行姿、走姿的基础上,培养女性所特有的外在气质、内在修养,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2.4 “自我塑造”形体课程与身体美育课程的结合

自我塑造是个体对自我的性格、发展前途、面貌等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不希望受到外在的干扰;身体美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美,欣赏美并学会用正确的体育运动方式去塑造美。自我塑造课程是身体美育课程的延伸,将身体美育元素孕育于自我塑造课程之中是“十二五规划”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理念之一。因此,两者的结合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实施

3.1 “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内容

“自我塑造”形体课程按开展方式可分为以塑造形体为主要目的的实践课程,以提高素养、认识美、体验美为主要目的美育理论课程。“自我塑造”形体课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无氧和有氧两大类。无氧运动主要指一些爆发力强的运动,如短跑、跳高等;相反,有氧运动则指不那么激烈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其中,形体运动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以及身体状况的人群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目前,在“自我塑造”形体课程中可采用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3.1.1 健美操及健美运动

健美操是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健美操具有改善身体有氧代谢,塑造形体,营造良好精神状态,提高人体运动基本素质和对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健美运动则是以徒手或器械为主的,采用专门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运动能够发展肌肉、增长体力、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

3.1.2 芭蕾

传统芭蕾给人以神圣之感。然而,一种属于现代形体芭蕾的运动项目,则使芭蕾平民化。现代芭蕾使过去没有舞蹈基础的女性与之接近,让她们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享受了舞蹈的优美。形体芭蕾所注重的是芭蕾基本功的训练,它借用了中国舞、现代舞、瑜伽的精髓,虽然会有古典芭蕾中踢脚、把杆等动作的训练,但其优美的音乐,配上收腰、提臀等身体动作,有效地提高了人体的柔韧度,改善线条,提升气质。作为一种无氧运动,芭蕾对肌有很强的塑形功能,使人练习后身材更加修长,在动静结合的运动中有效地消耗多余脂肪,造就形体美。芭蕾形体训练花费不大,又没有副作用,在健身的同时,使人形体优美,气质高雅,这是一种塑造形体的好方式。

3.1.3 瑜伽

瑜伽是一种介于气功与形体训练之间的健美运动,它具有改善内分泌、调节身心、放松精神的好处。通过瑜伽练习,有意识地集中精神控制呼吸,同时无意识地将身体放松,使得身体非常柔顺,并且使中枢系统得到调整,强化内脏器官的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端正姿势,净化血液,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消除多余脂肪,从而显现出人体的健康美。

3.1.4 舍宾

舍宾是英文Shaping的译音,其含义是形体整型、塑造或雕塑。舍宾主要是针对女性的生理特点,通过多种练习使人动作协调,姿态优美,举止文雅得体,形体健康美,并且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睡眠质量差等起到调节作用。

3.1.5 纤柔球操

纤柔球操是一种独具风情的身体调节运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人体与器械的配合能力,调节全身的平衡状态和柔韧素质。

4 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中开展自我塑造课程是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思想,是推动高校体育发展,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均衡发展的课程。高校中开展自我塑造课程是体育美育课程的延伸,通过自我塑造课程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追求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塑造课程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阳光体育实施,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动自我塑造课程,将其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严志平.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教学,2000,1.

[2]蒋守铭.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J].体育教学,1999,5.

[3]朱永新.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4]熊川武.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1999年10月6日第4版.

[5]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1)。

[6]王媛媛.形体与健身教学中审美因素的渗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9)。

[7]曲宗湖.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用“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解读《古诗十九... 下一篇:CET-4复合式听写分析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