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假性减低的因素

时间:2022-07-19 01:38:57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假性减低的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造成假性减少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仪器法,分别在不同的待测时间对200例静脉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其数值变化;结合直方图,以手工法作血小板计数进行比较。结果:200份标本的仪器测定结果中,171例测定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出现电子拟合曲线,0、15分钟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 30、60、120分钟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仪器法 0、15、120分钟与30、60分钟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29例标本的测定结果未出现拟合曲线,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仪器法测定血小板时,最佳测定时间为采血后30~60分钟,最多不超过120分钟;未出现拟合曲线的标本需手工法复查,以降低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687-02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SYSMEX-9000血细胞分析仪是利用电阻抗原理计数血小板,其临界值为2.0~20.0 fl,而对其临界值以外的血小板则根据正常人血小板体积正态分布的理论,通过0~70 fl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这些异常大小的血小板估计计入。由于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特点SYSMEM系列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被医院检验科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血小板检测结果假性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对临床检验中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仪器:SYSSEM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Olympus 双目显微镜,EDTA-K2真空抗凝管。

1.1.2 试剂:仪器进口配套试剂,草酸铵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配制)。

1.1.3 标本:2006年1~3月本院住院患者血常规检验标本120 例,门诊标本80例。

1.2 方法:对200例病人标本分别于0、15、30、60、120分钟进行机测,观察结果的变化;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电子拟合曲线的情况,分别进行手工计数作比较。

2 结果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应一致。但在不同混匀时间的情况下,血小板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有所差异,且在0、15分钟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明显;另外,0、15、120分钟仪器测定的结果与30、60分钟测定的结果差异亦有显著性(见表1)。仪器测定血小板时,血小板直方图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条拟合曲线。当血液中血小板形态异常时,直方图中并未出现拟合曲线,此时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3.1 一定浓度的EDTA-K2作抗凝剂络合了血液中的钙,使血液抗凝。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混匀时间对结果影响很大[1]。EDTA-K2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从而在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这样的血小板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由于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区分颗粒性质,且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在同一通道进行,致使这些血小板被误认为是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这就是血小板混匀时间在0、15分钟仪器法较手工法显著偏低的原因。随着时间延长,EDTA能使血小板由盘状变为球状,血小板伪足回缩到胞质内,相互缠绕的血小板解散,血小板的计数较0、15分钟的测定值高。实际临床检验中,由于急诊报告而使待测时间缩短,往往导致血小板结果偏低。而血标本混匀超过60分钟后,血小板会因离体时间太长,发生变形、自溶、体积变小,或黏附聚集和破坏,致使计数减少。所以,血小板测定的最佳时间为抽血后30~60分钟内,而且最迟应在120分钟内完成,以避免由于混匀时间过短或过长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发生。

3.2 表1与表2比较结果显示,171例标本仪器法与手工计数结果大致相符,血小板直方图形状正常,有明显的主峰;29例结果仪器法与手工计数结果则有明显差异,血小板直方图有多峰出现,分布低而宽,部分图形尾巴上翘。这是因为采用电阻抗原理计数血小板的SYSMEX系列的血球仪,为防止20 fl的小红细胞及其他细胞干扰,仅将2.0~20.0 fl血小板直接计入,而对其临界值以外的血小板则无法通过直接计数计入,只能根据健康人血小板体积符合正态分布的理论,通过0~70.0 fl 的电子拟合曲线,将这些异常大小的血小板估计计入,由于仪器受此原理的限制,仅能对体积呈正态分布的血小板进行计数。当样本中以大型或小型血小板为主时,由于临界值的限制,直方图均未出现拟合曲线,检测过程中漏掉了部分异常大或异常小的血小板,造成仪器计数血小板准确度差,血小板假性减少[2]。 因此,需进行手工计数复查。血小板为多功能的细胞,易于黏附、聚集和破坏,测定时受诸多因素影响,正确掌握测定时间和观察直方图,必要时以手工复查,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指导临床的正常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 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

[2] 陈 风.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探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1):8.

收稿日期:2007-08-16

上一篇:改良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手术164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阿司匹林抵抗非瓣膜性房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