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的原因及预防

时间:2022-07-19 12:33:48

男性不育的原因及预防

男性不育是指由于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一般把婚后同居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未怀孕,或女方虽有过妊娠但均为流产、死产者,称为不育症。不育症的发生率为15%左右,其中单纯男方因素引起的约为30%,单纯女方因素引起的约为50%,男女共有因素引起的约为20%。

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

男性不育可以由多种疾病或因素造成,甚至某一种疾病或因素可同时作用于男性生殖的不同环节。造成男性不育的常见疾病和因素如下:

障碍 健全的和生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阳痿的病人不能完成;功能障碍的人虽能,但无射入配偶阴道内,所以无法使妻子受孕。

异常 包括:①无或过少。像先天性发育障碍或输精管严重病变,这种情况是永久性的,需到医院进行治疗;而性生活过频导致的生精功能一过性衰竭的,则是暂时性的,只要调节好夫妻生活便可自愈。②活力、活率低下或畸形过多。③理化性状异常。正常射出后很快凝固成胶冻状,在以后的15―30分钟内全部液化。如果射出后不凝固或液化不全,常提示精囊腺或前列腺有病变。此外,一些细菌、病毒感染生殖道也可造成成分的改变,引起不育。

生成障碍 像隐睾、局部病变、青春前期患腮腺炎性炎均会使生精细胞受损而影响生育力。另外,性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亦可使等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导致生成障碍。

和卵子结合障碍 附睾、输精管、管、尿道都是排出的必经之路,任何一处发生病变均可阻碍的运行造成不育。例如上述器官的先天性畸形、炎症引起的阻塞、逆行、外生殖器畸形(像缺如、过小、两性畸形、尿道上下裂)造成的困难或异常均会引起不育。

内分泌及其他因素 如脑垂体机能减退、某些全身性疾病、重症营养不良、经常接触放射线、高温作业、药物中毒、长期服用粗制棉子油及免疫抗体的存在,均会导致不育。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男性不育的诊断主要是依靠检查。为使检查结果准确无误,采集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采精前停止性生活3―5天,并且不得有梦遗或的情况。②两周内避免发热,不要进行盆浴或桑拿浴;禁烟戒酒,忌服对生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③采精时间以晨起后为佳,采精前先用温水将双手、,尤其是洗净,然后可采用法或电动按摩法引起排精。因采精时要收集整份,尤其是开头部分,故不能用体外法,并要禁用。④盛的容器应干净、无菌、干燥,采精前容器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瓶子不应过大,但瓶口不应过小,以免将射出瓶外;容器上要贴上标签,记录姓名及取精时间。⑤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达化验室。如天气较冷,应将标本放置在贴身内衣袋中保温送检,不可倾斜或倒置。

男性不育症的预防

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因素中除了先天性的原因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据统计,在不育症中感染所致者占14%―16%,因此,预防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如:对泌尿道的感染应及时有效地治疗,防止感染波及生殖器官;提倡健康的性生活,提倡应用,尽量避免婚外性滥交,以免传染上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如果已经感染了性传播疾病,夫妇双方均应进行彻底、有效的治疗。

预防免疫造成的不育 免疫因素是造成不育的原因之一。各种感染,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都可以破坏生殖系统的免疫屏障,引起局部免疫反应,像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炎。因此,男孩在儿童期应注射流腮疫苗,一旦患流行性腮腺炎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发生炎。

避免日常生活中毒物作用 资料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男性数量减少了30%―55%,这与化学毒物、化肥、除草剂、杀虫剂、有毒塑料制品等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关,这些污染物可作用于男性生殖系统,造成男性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物品,注意保护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应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更改不良嗜好,少饮酒,少喝浓茶,少抽烟,少洗桑拿浴,不穿紧身裤,不用电热毯,保持生殖器官的清洁。

上一篇:新兵体格复查“六要” 下一篇:医学院校毕业生如何做好基层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