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童话 放飞童心

时间:2022-07-18 11:13:48

享受童话 放飞童心

当我们看到一个极尽美好的地方,我们总会把它形容成“童话般的世界”。是的,童话是美好的,纯真的,诗意的。童话,芬芳了孩子们童年的记忆,构筑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是儿童心灵成长的精神家园。童话独特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己普遍得到关注,新课标的阶段性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生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苏教版第二册为例,选入童话9篇,加上《春笋》《雨点》两篇极富童话性质的课文,童话多达11篇。可以说,低年级的童话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一、低年级童话教学的误区

1.繁琐的分析多,个体的感悟少

学生很爱读童话故事,可是却不喜欢课本中的童话,其原因一就是,教师的繁琐分析使童话失去了童话味儿,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案例一:《三个小伙伴》

师: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生埋头数句子)

师:课文哪句话是小野猪说的,用波浪线画下来,哪些句子写小野猪拱树坑的,用线横线划下来。

(生再读,找,划线)

本该多么富有趣味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富有童趣的童话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课堂索然无味。

2.说教的意味浓,心灵的碰撞少

案例二:《这儿真好》

师:小朋友们,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熊用自己的双手让一座荒岛变成了绿岛。

生2:我知道了要想有朋友就要有付出。

师:同学们,我们要像小熊一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出示资料:地球环境污染问题,并讲解)

讨论:读了上面的资料,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

作为教师,没有从文学的角度把握童话,将思想教育作为童话教学的主要目标实施,导致课堂没有学生和童话的对接,没有童话和童心的碰撞。

3.关注情节多,想象创新少

案例三:《小松鼠找花生果》

师:小松鼠在树林旁边看到了什么?(生答)

小松鼠怎么想?(生答)

小松鼠找到花生果了吗?为什么?(生答)

教师一直在提问,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在文本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低年级所选童话,情节都很简单,学生一般都能一读就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应该是对学生美的熏陶,情感的碰撞,想象力的培养。

二、低年级童话教学的策略

低年级童话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引领学生亲近童话、享受童话是低年级童话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次,还应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作为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教师要带着一颗童心,和学生一起漫步于童话世界。童心是纯粹的,无杂质的,她并不只是属于孩子。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老师,应该让童心长驻,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解读文本。教师还要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本身,进而引领学生享受童话这一奇妙的世界。

1.在广泛的阅读中亲近童话

童话故事中,森林、海洋、草原、大山、动物都是那么的有趣、美好。古今中外有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师应对此有一定的选择,推荐优秀的经典童话让学生阅读。阅读的形式有很多,提倡亲子阅读,班级师生共读,好书推荐活动等。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绘本,语言更加简练生动,绘画更加精致优美,不动声色地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回味无穷,更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幼儿时期最喜欢的读童话的方式“听故事”,仍是低年级学生亲近童话的重要方式。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在想象中形成个体感悟

童话是一种极富幻想力的文体,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到另一种生活的窗子”,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好材料。

童话故事中有很多留白之处,读者在阅读时应当有“第三只眼”,把学生的心和童话、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此时,教师可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案例四:《这儿真好》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小熊是怎样将这座荒岛变成绿树成阴的小岛的呢?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1:他在岛上种啊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小朋友,读了这一句话,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2:我看到了太阳刚刚升起来,小熊就出门种树了。

生3:我看到天上下起了雨,小熊还在种树。

生4:我看到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小熊在种树,汗水都滴到泥土里了。

生5:我们学过《三个小伙伴》,知道种一棵树要挖坑、栽树、施肥、培土、浇水,小熊多辛苦啊!

师出示句式训练:

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木 。

冬天,西北风呼呼的刮着, 。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在表达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形成规范语言。

低年级童话教学还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续说想象。例如《蚂蚁和蝈蝈》的教学,就可引导学生想象明年的夏天蝈蝈会怎么做呢?将童话进一步内化,形成感悟。

3.在朗诵与表演中与童话对话

学生置身于童话中,可以将自己幻想成童话中的人物,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启迪。朗诵与表演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例如《乌鸦喝水》可指导学生表演哑剧;《三个小伙伴》可进行课本剧表演;《世界多美呀》《春笋》适合做动作表演朗诵。

案例五:《这儿真好》(选定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

师:一只小鸟飞来了

生1(边飞边说):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

生(齐边做动作边说):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远处的小鹿划着船来了,

生2(边说边做动作):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师:小象啊,小猴啊,小兔,也都划着船来了,

生(齐边说边做动作):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现实中的“我”感悟故事中的“我”,将故事中的“我”穿越现实中的“我”。这样,朗读和表演就实现了“我”与童话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的低年级童话教学中,表演只是成为上公开课时的一种调料,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的一个环节。很多都是事先排练好到时表演而已,没有儿童与童话的真正对话。

4.在丰富的活动中享受童话

学生的生活是多彩的,享受童话的方式也是丰富的。学生读《这儿真好》时,可以拿出蜡笔画一画;可以定期举行童话故事会,让更多的学生讲一讲;也可以指导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演一演。

童心在童话中飞扬,童心与童话对接。让童话和儿童的生命融为一体,丰盈孩子的心灵,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高速公路边坡锚杆加固设计与加固效果的数值模... 下一篇:托斯卡纳风格在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