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青春杨帆在加勒比海

时间:2022-07-18 11:10:40

付强 青春杨帆在加勒比海

放下来自北京集团总部让他回国担任新职务的电话,付强静静地站在窗前,许久。

明媚透彻的阳光,湛蓝深邃的大海,柔和细致的沙滩以及刚刚建成的特凯岛海滩度假酒店……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让这个在加勒比地区工作了近10年的中国驻外援建干部难以割台。因为有太多故事留在这里,这个前后到过加勒比海地区10余个国家的中国青年,早已将血脉深深地植根在加勒比海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

一举中标,成为当地人刮目相看的中国青年

1999年,付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工作。面对着国内优越的工作条件,他毅然多次主动请缨,要求到公司业务最为边远、条件最为艰苦的国家和地区工作。2000年底,他踏上了飞往加勒比海的航班,就这样在世界最大内海地区开始了人生的崭新航程。

2000年,付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第一任工作,是在一个只有6万人的小岛上建设安提瓜医疗中心。当时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为没有淡水,饮用水全部是淡化水和雨水,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木板房。生活中的年种种不便,让孤身异国的援建人员苦不堪言。提起当年种种,在那里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让付强难以忘怀:“我们现在国内过中秋节,超市的月饼可以说泛滥成灾,但当时,当地别说中国月饼,就连中国食品都无处可买。那年,公司一位同事从美国带回一小盒月饼,仅仅够中秋节晚上项目组每八个人分上小小的一块。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像那是种什么感受。”

艰苦的条件及物质的极度匮乏,并未磨灭付强的意志。这些于他不过是“劳其筋骨,铸其心志”的锻炼。然而,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我记得一次当地一位居民得知我来自中国黑龙江,家乡靠近俄罗斯时,间我在家乡是否能看到俄罗斯或其他国家。当我告诉他家乡一眼望去是绵延的山脉和幅员辽阔的平原,看不到其他国家的时候,当地居民不解地说:‘可我站在自己国家望去能看到其他周边好几个国家啊?为什么你看不到其他国家呢……’而对这样的问题,当时真是哭笑不得。最后,当我说到‘中国的版图面积比美国还大’时,当地居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说到这里付强无奈地摇了摇头,“当时,中国对他们而言,仅仅就是几部电影里的乡利风光、中国功夫和中国美食。那时我就想,一定要通过自己努力让他们改变对中国的看法,为中国人和中同企业在当地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让他们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人。”

当时付强所在公司在加勒比海地区业务非常有限,仅在承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几个规模有限的项目。限于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程度,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只能承建由中国人出资和设计的援助项目,对于欧美资本运作的国际承包项目,中国企业是无法担当重任的。

一次偶然然机会,付强得知出由世界银行和加勒比开发银行共同出资的安挺瓜和巴布达基础教育项目正在招标。这是一个对安巴整个国家基础教育设施改造的重要民生项目,此项目由世界银行把关,对招投标方面求非常严格,所要求的完工时间也非常紧迫。当付强向公司领导提出参加该项目招投标的意向时,公司随即表示全力支持该投标项目并充分信任他,授权项目全程由他一人负责并执行。

得到批示后,付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当时他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屋里没有空调,仅有一台破旧的电脑。他把自己关在房间,白天研究资料;晚上准备投标文件、编写标书。困了,趴在桌上小睡;饿了,抓些面包饼干吃。经过2个月的日夜奋战(期间还经历了一次强烈热带风暴,准备标书的木板房差点被飓风掀掉了屋顶),他完成了需要十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共计几千页纸的投标书。在准备投标文件最紧张的两周时间里,他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终于等到开标这一刻:当时年仅24岁的付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伙子所率领的团队打败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8家在当地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国际劲敌,一举夺标。

2001年11月,那一纸薄薄的中标通知书,开创了中国成为加勒比开发银行成员单位后中国企业在加勒比独立承揽项目之先河,改变了加勒比海地区各国对中国企业的看法,同时也让付强坚定了最初树立的要积极开拓加勒比海国际承包项目的战略思想。

接下来的短短几年里,在以付强为核心的公司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业务在加勒比海地区迅速发展,先后在4个国家开辟了5个分公司和业务点,从东加勒比海到西加勒比海、从加勒比开发银行到世界银行融资、从中国政府援外到对外贴息贷款、从简单工程承包到发展到实业投资开发,公司业务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基础到复合都有了全方位的发展,其所在的企业成为加勒比海地区业务最最大的中国公司。

随着项目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大,付强逐渐感觉到,为了更好地配合岗位要求,需要扩充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工作。2003年至2004年期间,付强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就项目管理进行了系统学习,获得了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此后,付强开始担任起公司圣卢西亚地区业务首席代表并担负起公司业务开发的职责,责任更加重大,工作更加繁忙。有时需要几天内往返于数个小国管理不同的项目,一日三餐也会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同事因此笑称他为“空中飞人”。付强则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在加勒比海地区代表中国工作,为中国企业中国人民争光,自己心甘情愿这样不停地飞下去。

危急面前,沉稳从容的国有企业负责人

加勒比海属热带气候,全年盛行东北风,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每年夏秋季节,都会出现热带风暴,甚至飓风。

2008年9月1日至8日,当时付强所在公司项目组正在加勒比地区的一个地图上都难以寻得的小岛上承接一个国际承包工程。作为工程总负责人,他已经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和心血,转眼项目即将竣工;然而,就在这时小岛在一周之内经历了两次百年不遇的飓风袭击。

飓风来临之前,美国和周边国家出动数百架次飞机每天来到岛上接走本国的侨民,以此来躲避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很多没有经历过飓风的员工们看到这种情景时焦虑地说,“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了”,“付总什么时间走?”他们更担心有着美国签证的付强一定会把工作安排给手下,自己到安全地带躲避飓风。

但是,付强并没有这样做。一方面他马上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部署应对飓风的各项工作任务之后,对员工进行了飓风知识培训,并安排专人监控天气情况;另一方面,他派人进行生活物资的准备,采购了足够200余人两周生活所用的饮水,大米、面粉、蔬菜等食品,并火速对所有房屋进行加固,对重点部位进行封闭处理,清理施工现场,对现场零散材料实行集中堆放,对可移动的材料进行捆绑固定。务求做到未雨绸缪,准备充分。在飓风来临前的几个小时,

付强将所有员工安全转移,安置到岛上结构相对坚固的避难场所。

9月1日,风变大了,此时,岛民几乎已全部撤离。随着夜幕临近,风速不断加大,强风夹杂着暴雨时强时弱地咆哮;不久,全岛即停水停电。此时的付强正与员工们一起席地而息。尽管房间的密闭性很好,但仍可以清楚地昕到飓风划过铁皮瓦和电线时发出刺耳的轰鸣声。“感觉天上飞沙走砾,遮天蔽月”,这是付强当时的感受。尽管内心饱受担心项目人员人身安全及项目安全的煎熬,但此时此刻,为了安抚员工的不安与焦虑,付强拿出一瓶红酒用轻松的语气对大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躲过这次飓风,就开启这瓶红酒以示庆祝。飓风过后,项目人员无一伤亡,还来不及开酒庆祝大家的劫后余生,付强即带领员工迅速投入到恢复各项工作中,使其领导的项目成为全岛第一个复工工程,受到业主的肯定及高度好评。而这次飓风不仅验证了付强所带领的队伍是一支有组织力、战斗力和信得过的队伍,更率先检验了公司所承建的工程质量――飓风过后完好无损的承建建筑使他们首先获得了一张由“飓风大叔”颁发的“验收合格证”。

在经历飓风的全程中,付强率领团队在危险来临时身先士卒,在关键时刻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当承建项目外方项目经理和分包商们都相继离岛避难时,整个中方项目部领导层与全体员工时刻在一起。而作为核心领导,每每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在确保所有员工都安全的情况下'他才最后一个撤离。正是他的表率作用,与员工共度难关的行为,安稳了几百名员工的不安情绪,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乘风破浪,战胜金融海啸袭击

2006年至2009年,付强所在的公司承建了作为加勒比海地区最高端的旅游酒店之一――特凯海滩度假酒店,该酒店项目由美国人投资。美国人设计并且适用美国酒店的建造规范。当时在竞标中被击败的英国、美国、加拿大的承包商对中国企业的承建能力嗤之以鼻,甚至一些当地承包商也在一旁冷嘲热讽。且不论因岛上人口稀少、资料匮乏、原材料在当地采购的难度极大等不利地理条件因素,仅就承建团队而言,施工和管理人员约400人,分别来自20多个国家,共说6种官方语言的状态就使项目情况及其复杂。业主方的一位经理甚至公开断言:中国人不具备“多国部队”的管理经验,根本无法完成这个项目,最后一定会灰溜溜地跑掉。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及外国人的冷嘲热讽,中方所有人员都憋着一口气,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点样子给那些等着看笑话的洋鬼子们瞧瞧。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在付强带领的团队所承建的工程即将胜利竣工的时候,美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作为美国的后花园的加勒比海旅游经济遭受重创,加勒比海地区的众多项目都因为美国资金来源不足而受挫。岛上其它项目相继出现了劳工因为业主发不出工资而出现了罢工、上街示威,甚至绑架业主的情况。业主方面也借经济危机原因千方百计地刁难中国承包商,甚至要以各种可笑的理由克扣公司提供的巨额保函。在面对有可能被业主克扣上千万美元的工程款和保函的情况下,付强并没有被对方强大的攻势吓倒,对方的百般刁难反而更激发其沉着应战,孤注一掷,背水而战的勇气。经过精心安排和细致工作,最终特凯岛海滩酒店顺利完工并按时开业,工程质量获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项目也从面临亏损变为创造了两千多万的盈利的优质项目。这个项目的业主曾经雇用美国、英国、西班牙、以色列的承包方做过类似工程,但最终都因为项目价格超预算和工期拖延等原因搞得官司缠身。只有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这个项目是在诸多困难条件下按时间、按预算完成项目实施,以至于酒店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在酒店开业时夸奖付强所领导团队是其他国家公司所不能比拟的。

如今,这个酒店项目已全面开业,而且该项目获得了有酒店业奥斯卡奖之称的(2009年度)“世界领先家庭度假村奖(World’s Leading Family Resort,2009)”的殊荣,并被美国酒店协会(T11eAmerican Academy of HospitalitySciences)评为“六星级酒店”。

付强在海外工作近10年,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企业在加勒比海地区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家进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市场的中国企业;第一家进入格林纳达非建交国家的中国企业,第一家在加勒比海地区(加勒比共同体)作为总承包方承揽高档酒店项目施工任务的中国企业……

“国外十年,苦虽苦矣,但终生受益。”付强总结道。尤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回国后尽管职务发生变化,担任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成集团美大亚洲部副总经理,但他还能参与加勒比海相关的工作,继续对中国企业在加勒比海的发展发挥一己之力。

上一篇:可与石头对话的人 下一篇:柏文:越爱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