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表达,指导习作

时间:2022-07-18 10:16:29

四步表达,指导习作

说起写作文,学生就会摇头。问起为什么害怕写作文,答案基本统一:不知道写什么。有时看着学生的作文,白话、空话、套话一堆,都是拼凑起来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思想,笔者就会为学生而难过。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无话可说?阅读少?交往窄?见识寡?……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步着手。

一、说――习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对“说”提出要求:“对说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其实这也是“说”的前提。然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就需要教师花些心思了。一般说来,“说”的指导步骤是:创造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说”的氛围。曾听过一节《介绍小伙伴》的习作教学,第一环节是这样开始的:1?郾自我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习作教学做好铺垫。2?郾猜猜他是谁?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身袒胸露乳的黑布衣,提一把九齿钉耙,看到吃的就口流涎水,两眼放光(猪八戒)。接着又猜了孙悟空、哪吒、严监生、少年闰土……学生相当兴奋。3?郾猜不出他是谁?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这样的例子一出来,立刻引起一片躁动,学生交头接耳,“说”的欲望蓬勃而出。学生争先恐后,有的说描写得不清楚,有的说没有写出特点,有的说没有体现个性……通过这个“猜人物”活动,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然后教师出示课题:看来想要让人知道他是谁,一定得写出人物的特点、个性。今天我们就来写《介绍小伙伴》。不难看出,“说”不但有助于理清思路,明确中心,还有利于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写话、习作课先从说开始,然后再进行写的训练,这样会更加便捷、高效。

二、想――习作素材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生活不单是学生习作的源头,还是学生习作的归宿。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相应程度,受到某种情境诱发或教师的点拨引导,“文从字顺”的文章便会自然而生。当然,在学生对“原料库”里的材料进行梳理、整理、选择的过程中,构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介绍小伙伴》中采用“研读例文――写出想介绍的小伙伴的名字――在姓名前的括号里填写体现小伙伴性格特征的词语――把你的小伙伴介绍给大家――哪些事情说明他的特点”这样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记忆的宝库里寻找、删减,确定反映小伙伴特点的事例,从而完成“想”的表达。想方设法让学生把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作为作文的“原料”,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

三、写――习作成文

如何写?通常学生的习作从构思到表达要经历一番“斗争”。新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感受深刻的事加以提炼概括,从而表达出某种立意。而习作的“意”,有意思胜过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学生们快乐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才能达到习作学习及提高语文素养等多重目的。

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介绍小伙伴》写出了学生生活的原生态。比如,有个学生写的小伙伴性格泼辣、凶悍,没人敢欺负她。如果有人说她坏话、动她东西被她知道了,那么那个人的下场不堪设想。文中有这样的片段:“瞧!又一个男生被她‘折腾’得上气不接下气……‘再动!再动!谁让你动我东西的?!’她又拿出她的‘武器’――已经拍得快烂了的垫板。那一套经典的连环动作又将上演。一拿,一打,一追,一骂……还时不时地大声怒叫道:‘你个神经病,别跑!……’那男生拼命地在前边跑,她在后面死命地追,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通过学生细致的描写,一个“凶悍、霸气”的女生形象生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俗话说:最能打动人的是“真”。作为习作来说,材料的真实,表情达意的真实才是最为可贵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全方位、多渠道积累素材,让“加工厂”里的原料富足,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可写。

四、评――习作修正

多数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写完了就一交了之,并不知哪里好哪里不好。由此可见,讲评环节在习作中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因此,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比如,《我的小伙伴》完成片段练习后,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毛遂自荐,展示自己习作的精彩语段。

――邓明贤不仅是班上的“和平鸽”,也是班上的“开心果”。班上有几个女生的名字和几种蔬菜、肉类的名称谐音,这些都逃不过邓明贤的“火眼金睛”。于是,这几个女生又成了大家玩余课后的笑柄。一天,邓明贤坐在讲台上闲得无聊,他望了望陈舒蕊,又看了看黄玉洁,奸笑了几声,然后大唱:“猪腿炖玉米呀!好吃又营养呀!”……全班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我们都快把肚皮笑破了……

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觉得把语序调整一下更为贴切。因为这段话较为拗口,语句不通顺。其次,应将“奸笑”改为“坏笑”,这样不但能活灵活现地将邓明贤聪明伶俐、调皮机智的形象表现出来,又增加了文章的亲切感。下面是这位学生听取师生评议后修改出的段落。

――邓明贤不仅是班上的“和平鸽”,也是班上的“开心果”。一天,邓明贤坐在讲台上闲得无聊,想要逗同学们一笑。他望了望陈舒蕊,又看了看黄玉洁,忽然联想到她们的名字与蔬菜、肉类谐音,坏笑了几声,然后大声吆喝着:“猪腿炖玉米呀!好吃又营养呀!”……全班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肚皮都快笑破了,就连那两位当事人也在一旁捧腹。于是这件事就成了我们课后玩余的笑料……

通过点评,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把作文写好、写活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从而产生进一步修改的欲望。在这样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习作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铁路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合理运用合作学习 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下一篇:新课程环境下的英语备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