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

时间:2022-07-18 08:21:22

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

摘要:

目的:观察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65例患者,取没药、大黄、元胡、姜黄、冰片等中药适量,研成细末,按比例混合均匀,取适量药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均匀地滩涂于无菌纱布上,外敷于肿胀的关节处,用胶布和弹力网带固定,每日一次,一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98.46%。结论: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外敷;消瘀止痛散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80-01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的创伤性疾病,分为内翻扭伤、外翻扭伤两类,由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比内侧副韧带结构薄弱,并且因内踝比外踝短而限制了足外翻,因此,踝关节扭伤多为足内翻引起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的的发病率比较高,各年龄层均可发病,以青年、少年多见。临床需与踝关节骨折相鉴别,经X线摄片检查不难鉴别。一般轻症患者不需治疗,可自行痊愈,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扭伤后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关节不稳,需要干预治疗。如果早期失治或治疗不当,易迁延不愈,影响踝关节运动功能,也容易导致关节不稳,造成习惯性扭伤。我们从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用我院的院内制剂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6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用消瘀止痛散治疗的踝关节扭伤患者65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者9岁,年龄最大者63岁,以15岁至25岁患者居多;发病均超过24小时,不足72小时;扭伤部位均为单侧踝关节,其中左踝34例,右踝31例。所有患者经X线摄片检查均无骨折、脱位征象。所选取患者均停用其它治疗方法。

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踝关节疼痛、肿胀,伴跛行;皮下有瘀斑,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内翻或外翻时疼痛加重;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脱位。

3 治疗方法

取没药、大黄、元胡、姜黄、冰片等中药适量,研成细末,过筛,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均匀地滩涂于无菌纱布上,外敷于肿胀的关节处,范围要略大于肿胀的范围,用胶布和弹力网带固定,每日一次,一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嘱患者静养一周,避免负重,休息时可抬高患肢轻轻活动踝关节,以促进静脉回流利于消肿。注意事项:患处皮肤有破损者禁用此法;注意保持药物的湿度,药物干燥时可以用陈醋喷洒于药布上;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如局部皮肤瘙痒、丘疹,应及时停用药物,症状明显者要干预治疗。

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踝关节肿痛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显效:踝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关节稳定,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但偶有酸痛不适感;有效: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轻度肿胀,活动稍受限,运动后肿胀加重;无效:踝关节肿胀、疼痛无改善,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

5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敷药次数最多7次,最少2次,平均约5次。在7天内治愈45例,治愈率69.23%,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该例患者外敷两次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用他法治疗。总有效率98.46%。疼痛消失时间为(3±0.5)d,肿胀消退时间(2±0.8)d,治疗过程中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6 典型病例

高某某,男,17岁,因“左踝关节扭伤后肿胀、疼痛24小时”于2013年5月8日来诊。患者打篮球时不慎扭伤左踝,致左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左踝部肿胀,外侧有青色瘀斑,触诊局部有压痛,踝关节内翻时疼痛加重。X线:左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未见骨折、脱位。诊断:急性踝关节扭伤。治疗:采用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并嘱其静养。2d后踝关节肿痛明显减轻,5d后左踝关节肿痛已经完全消失,关节稳定,活动正常,基本痊愈。

7 讨论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传统医学“伤筋”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外力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结构损伤,小微血管破裂、出血及组织细胞充血、水肿导致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中医学认为,由于跌仆闪挫,损伤踝部经脉,使血离经脉,血块形成,闭阻经络,踝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致局部肿胀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伤痛,形伤肿”,主要病机为气血瘀滞。根据辩证论治、审证求因的原则,治疗上主要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消瘀止痛散是我院应用多年的院内制剂,主要由没药、大黄、元胡、姜黄、冰片等多味中药组成,其中没药、元胡化瘀止痛、消肿生肌;大黄活血止痛、凉血消肿;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冰片性走而不守,有生肌止痛的功效,也有促进药物渗透作用;陈醋外用有散瘀止痛的作用,全方共奏活血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药物通过外敷直接作用于患处,药力能够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直达病所,更集中地作用于局部气血,使瘀滞的气血消散,经络恢复正常畅通,通则不痛,肿消痛止。消瘀止痛散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扭挫伤,以急性踝关节扭伤为多。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消瘀止痛散外敷能较快地减轻患者踝部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效地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对本组共65例患者的观察结果:治愈45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6%。结论:消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孙树椿,赵文海.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3] 李含文. 软伤诊疗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4] 姚春鹏.译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

上一篇:自拟葶丹生脉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1例 下一篇: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