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对性写作训练的作用

时间:2022-07-18 06:52:28

论针对性写作训练的作用

初中生的练笔事实上数量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很多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今天写我与同学的一点矛盾,明天写妈妈送我上医院,后天写老师对我的批评教育呢?静下心来仔细审视,发现学生的练笔确实如装载零碎事件的一个集装箱,数量虽多,主题雷同,内容老套,弄成无病。考场作文自然也无法出彩。因此教师只有在写作中针对训练,学生在动笔时才会有的放矢。

怎样使学生写文章有的放矢?我是这样开展训练的:

一.针对性训练

课外练笔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随意,学生的写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写作题材不受规定限制,写作思路不受课堂限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点滴小事,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都可以随笔记下,其优点不言而喻。因此,本学期我将练笔分为二类:一类是让小说随意发挥的,是学生纵情歌唱,纵情舞蹈的空间,主要是让学生在这里渲泄情绪,缓解压力;另一类则是有针对性的,即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如在上完《海燕》一课后,让学生做课后迁移小练笔一则,学生在他的练笔《海鸥赞》中写出了自己对海鸥的看法:“和勇敢的海燕比起来,你是大海上的逃亡者。但你为实现每年的承诺,不远万里,远离家乡,你是鸟类的骄傲,也是昆明人的骄傲……”讲评课上,我让同学评价,许多同学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这篇文章不符合《海燕》中的主题,有的则说可以从自己角度去理解心目中的形象……接下来我让学生从主旨入手,学生们很轻松地理解了文中的象征手法,练笔的目的也达到了。

二.课堂定向训练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我都结合课文内容和重点以及某段的写作特点等方面有步骤地对单元练笔进行专题训练。

如教了《小石潭记》后,让学生模仿作者的手法来写水,要间接地描写与水有关的其它景物来衬托水的特点,通过他物来烘托水的清澈,学生在写时,往往会举一反三,联想到《与朱元思书》中写水的句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个学生在《澄江行》一文中这样写到:“看到江边的水草,我仿佛看到傣家少女在溪水中沐浴,长长的秀发在江水中飘荡。”江水的澄清与江面的静谧相映成趣。

三.课外素材收集训练

课余我要求学生经常进行收集素材的训练,并且到期检查,翻开学生厚厚的摘抄本:成语、俗语、对联、诗句、精段、佳篇、文学常识、幽默笑话、轶闻趣事……无所不包。我通过下面三种方法来促进学生收集素材:1、要求学生围绕专题进行积累:如古今文人墨客咏山水风光、写春夏秋冬、吟风花雪月、颂名胜古迹的诗文名句;搜集景物描写的精彩段落等,并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强化记诵。2、指导学生收集写人的文章中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精彩片断,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台阶》中对父亲踩黄泥砌台阶的动作描写,然后在练笔中进行模仿。3、花大功夫指导学生欣赏名著,例如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阅读前学生对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能如数家珍,但读书往往走马观花。于是我从电视剧入手,用第二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与小说第三回对比,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何不同。学生纷纷指出:电视剧中打了四拳,而且腿脚功夫了得,而小说中极力刻画三拳。影视剧是为了从声音、动作多角度展示人物形象。小说从文字入手,可以细腻刻画人物动作,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于是在摘抄本上,学生喜爱的文字也多是摘录那三拳的过程。而在练笔中,学生的题目也五花八门:《鲁莽好汉》《心细如发的鲁达》《炉火纯青的三拳》……

通过种种收集,学生手边的素材多起来了,作文内容也渐渐丰富起来了。

四.及时点评 激发自信

针对性写作训练及时点评非常重要。通过点评,让学生及时明白自己本次练笔的得与失。点评可以利用专门的课堂时间进行,也可以利用零碎的课前课后几分钟进行。优秀的练笔及时展示;进步的练笔及时表扬;一般的练笔挖掘闪光点及时赞赏。充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学生在练笔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引导、点拨、帮助其矫正,点评时要言辞委婉,恳切,有针对性。单元练笔专题训练结束后,及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比较:将自己的练笔同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进行比较;近期练笔与一周前练笔比较,通过比较,做到自己要有所发现,然后及时写下感悟。

针对性写作训练能够充分挖掘文本的潜在功能,丰富学生的练笔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的理解,巩固习得的写作方法,便于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吴敏,教师,现居云南昆明。

上一篇:写作教学例谈 下一篇: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