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时间:2022-07-18 06:04:32

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摘 要】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组)20名。选取在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方面与抑郁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0名。采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负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应用注意偏向研究中常用的线索-靶子任务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被试线索效应、注意施加、注意解除得分。结果: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21.73 ms vs.3.91 ms,P

【关键词】 注意偏向;线索-靶子任务;重度抑郁症;注意施加;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795-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省略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ttentional bias for negative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Methods:Twenty MDD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rom a larger pool of patients (n=35),diagnosed as depression with 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 (CCMD-3),according to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And 20 non-depression control participants(NC)matched with MDD group on age,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n exogenous cueing task which consisted of two kinds of cue types(valid and invalid trial)and two kinds of face types(neutral faces and negative faces).Results:Patients with MDD showed more larger cue validity effect for negative faces compared with neutral faces(21.73 ms vs.3.91 ms,P

【Key words】 attentional bias;exogenous cueing paradigm;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ttentional engagement;case-control study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症伴随着信息加工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对负性信息的偏好和对正性信息注意的减少,这种对信息加工的注意偏向在抑郁症发病及维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很多实验研究表明抑郁症负性偏向出现在信息加工的各个方面,包括解释、注意和记忆[3]。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注意偏向的本质,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来增进对抑郁症注意偏向的理解。

本研究采用研究情绪信息引起注意偏向常用的线索-靶子任务[4] (exogenous cueing paradigm),使用真人面部表情作为刺激材料,并使用临床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特点。

1 方法与对象

1.1 对象

抑郁组:2008年4-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5](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得分≥24分;③Beck抑郁自评问卷[7](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得分≥21分;④既往无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史;⑤无器质性脑部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无电痉挛治疗史;⑥2周内未服用任何抗抑郁药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⑦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⑧年龄18~60岁。共入组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37岁,平均(29±6)岁;受教育程度9~16年,平均(12±3)年;HAMD总分为(30.15±4.45);BDI总分为(32.50±7.01)。

对照组: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及学生。依据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选择与患者匹配者,共入组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38岁,平均(28±6)岁;受教育程度7~19年,平均(11±3)年。入组及排除标准与实验组相对应。对照组在HAMD和BDI量表中均无抑郁症状。

受试前两组被试均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临床评估

由2名有丰富临床经验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师依据CCMD-3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HAMD和BDI评分。

1.2.2 刺激材料

情绪图片源于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NimStim Face Stimulus Set)[8](http:∥www.省略 )。从NimStim图片组中选出中性情绪面孔、负性情绪面孔(包括悲伤、恐惧和愤怒情绪面孔)各60幅。中性情绪面孔图片情绪效价(valence)为(4.55±0.29),唤醒度(arouse)为(3.19±0.35);负性情绪面孔图片情绪效价为(2.94±0.40),唤醒度为(5.56±0.53)。两种情绪面孔的情绪效价及唤醒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1.2.3 实验程序

采用研究情绪信息引起注意偏向常见的线索-靶子任务[4] 。首先在注视点的一侧出现情绪面孔,作为线索,一段时间后如果在线索提示的位置出现探测刺激,称之为线索有效位置(valid trial),如在线索提示位置的对侧出现探测刺激,称之为线索无效位置(invalid trial)。被试有效位置的反应时要快于无效位置,这就是线索效应(cue validity)。

被试坐在电脑屏幕前正中位置,眼睛与屏幕中点在同一水平,距离屏幕中点约50 cm。监视器为43.18 cm,彩色液晶显示器,频率70 Hz,分辨率为1024 Pixels×768 Pixels。应用软件(E-Prime[9])呈现所有刺激,并记录反应时及正确率。

在每个任务中,先呈现两个白色的框架1500 ms(与上述情绪图片同样大小),左右各一,屏幕背景为黑色;然后注视点(+)出现在两个白色方框中间,持续1000 ms,提示线索刺激即将出现;注视点呈现之后,一张情绪面孔(线索图片)取代其中一张白色的方框,呈现1000 ms;最后在其中一个白框中间出现一个35 Pixel ×35 Pixel的小黑框(目标任务)如图1、2。告知被试必须尽可能又快又准的确定小黑框所在的位置,小黑框可能在电脑屏幕的左边也可能在右边,出现在左边时按“A”,右边时按“L”键。当被试做出了反应或过了1200 ms还没有做任何反应,一个任务就结束了,紧接着下一个任务开始。被试先完成20个练习任务,直到熟悉实验要求并能做出正确反应,然后进行220个正式测试。实验之前得到所有被试的知情同意,实验结束后给予每个被试一定的被试费。

1.2.4统计方法

首先计算被试对目标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为了减少极端值的影响,反应时短于200 ms(预判)或长于800 ms的数据以及反应错误的数据不计入平均反应时的分析。采用2(组别:抑郁组和对照组)×2(图片性质:中性情绪面孔、负性情绪面孔)×2(线索效应:有效位置、无效位置)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组间分析,线索效应(有效位置,无效位置)及图片性质(中性情绪面孔,负性情绪面孔)采用组内分析。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检验假设,线索效应、注意施加(attentional engagement)、注意解除(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的标准分数由下面的公式计算:线索效应=无效位置反应时-有效位置反应时,得分为正表明维持注意;注意施加=中性有效位置反应时-负性有效位置反应时,得分为正表明注意被负性情绪面孔吸引;注意解除=负性无效位置反应时-中性无效位置反应时,得分为正表明注意难于从负性情绪面孔解脱出来。

在实验组内以及两组间采用t检验对这些标准得分进行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对不同情绪面孔和不同目标位置的平均反应时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总体平均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P=0.046),抑郁组的平均反应时长于对照组 (394.46 ms vs.363.87 ms);情绪图片性质主效应显著(F=4.42,P=0.042),对中性情绪面孔的平均反应时长于负性情绪面孔(381.36 ms vs.376.99 ms);线索效度主效应显著(F=12.24,P=0.001),有效位置平均反应时短于无效位置(375.09 ms vs.383.26 ms);脸型‘线索效应’组间交互作用显著(F=5.56,P=0.024);其他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

2.2 两组线索效应情况

分别计算两组被试对中性情绪面孔和负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图3)。结果显示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显著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21.73 ms vs.3.91 ms,t=3.49,P=0.002),表明患者把注意维持在负性线索上;在对照组内,负性情绪面孔的情绪效应与中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1 ms vs.12.87 ms,t=0.58,P=0.57)。

2.3 两组注意施加和注意解除得分比较

两组对负性情绪面孔注意施加和注意解除得分见图4。结果显示:抑郁组的注意施加得分大于对照组(17.25 ms vs.1.64ms,t=4.30,P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明显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的线索效应,表明抑郁症患者倾向于把他们的注意维持在负性情绪面孔上,证实了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但与Ellenbogen等人[12]2006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以焦虑、惊恐及中性的场景作为线索刺激,进行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的注意偏向研究,呈现时间为750 ms,结果显示抑郁个体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注意偏向。其原因之一可能和线索刺激有关。以往试验多采用情绪词作为刺激材料,也有的用情绪图片或场景。实验认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词语加工和图片加工是由两个不同的执行系统控制的。因为图片和影像可以优先进入情感信息系统,所以图片比词语更能表达情感信息[13]。由于被试间存在文化和职业的差异,情绪词易受主观使用频率的影响,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可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此外,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因此表达不同情感的人脸比情绪图片或场景有更强刺激效果。丰富生动的真人表情对人有着特殊的刺激作用,不同表情的面孔在眼睛、鼻子以及脸部肌肉上均有形象的区别,更有利于信息加工,其情绪效价更高、更逼真、更贴近现实;图片中只有人的头像,尽量避免了背景对被试的干扰。上述阴性结果可能和场景刺激强度不够,背景干扰多有关。本研究采用真人面部表情作为刺激材料探讨抑郁症的注意偏向,得到了较为稳定的结果。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抑郁症患者比正常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注意施加,表明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存在更强的注意警觉。本实验采用研究情绪信息引起注意偏向的常见线索-靶子任务[4] 。大多数研究注意偏向的范式比如情绪Stroop任务或点探测任务,中性和情绪刺激都是同时呈现,所以很难确定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是注意的警觉,还是难于对情绪信息的解除[14]。应用线索-靶子任务,分别比较在线索有效位置上对中性与情绪性靶刺激的反应时,以及在线索无效位置上对中性与情绪性靶刺激的反应时,可以区分注意偏向是因为情绪信息的警觉还是对情绪信息的注意滞留。线索-靶子任务能够很好的把注意施加和注意解除区分开来。本实验抑郁症患者在线索刺激为负性情绪面孔时的有效位置反应时最快,注意施加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在线索有效位置出现了注意偏向。

抑郁组注意解除为正值表明抑郁症患者难于从负性情绪面孔上解除注意,即抑郁症患者缺乏“保护偏向”。这种“保护偏向”在一般的非抑郁症的正常个体中存在,表现为回避负性信息的趋势,从而保护个体免受负性信息的过度影响[15]。本实验正常对照组注意解除得分为负值,表明正常对照组偏向把注意力从负性信息中转移出去,从而保护个体避免受到负性信息的过度影响而产生抑郁症状。

本研究的结果还支持另一观点,即临床抑郁被试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可以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的时候表现出来。以往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对负性信息加工早期观测不到注意偏向,但是在后期,特别是到信息加工的控制及精细阶段,抑郁被试表现出了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16]。也有研究表明,当呈现时间较短的时候不存在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即没有早期的意识阈下的注意偏向[11-12,17]。因此,可以认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出现在信息加工的精细阶段(elaborative stage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或这一阶段特别明显[18]。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对负性信息的过强获取(注意施加),并难于解脱对这些信息的注意(解除不能),但是仅存在于信息加工的后期阶段[16,18]。

本实验选择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以往选用非临床患者作为被试的结论并不一致。如,Koster选用在校大学生个体为被试,抑郁得分较高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19],原因可能是非临床患者的抑郁人群,其抑郁程度较轻,对信息材料的加工无明显偏向。

总之,可以认为抑郁症个体对负性信息的注意警觉、注意维持以及保护性偏向的缺乏,可能使个体的情绪易受负性信息的影响出现抑郁症状,导致抑郁症,并促成抑郁情绪恶性循环发展。人类的注意具有定向、维持、解除、转移等多种成分[20]。不论使用反应潜伏期任务如点探针任务,还是用外在线索任务,都还不可能探查出在情绪线索呈现时的注意加工的完整过程。本实验仅提供了在图像出现后1000 ms的短暂注意。将来的研究要让注意的分配能持续的监测,比如使用眼运动记录仪,并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PET等),进一步阐明抑郁症特征性注意偏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参考文献

[1]Beevers CG.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a dual process model[J].Clin Psychol Rev,2005,25(7):975-1002.

[2]Chamberlain SR,Sahakian BJ.Cognition in mania and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model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Curr Psychiatry Rep,2004,6(6):451-458.

[3]Mathews A,MacLeod C.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emotional disorders[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5,1:167-195.

[4]Posner MI.Orienting of attention[J].Q J Exp Psychol,1980,32(1):3-25.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1.

[6]汤毓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7]刘平.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1-194.

[8]Tottenham N,Borscheid A,Ellersten K,et al.Categori-z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in children and adults:Establishing a larger stimulus set[C].SanFrancisco: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2002.

[9]Schneider W,Eschman A,Zuccolotto A.E-Prime Reference Guide[M].Inc,Pittsburgh:Psychology Software Tools,2002.

[10]Koster EH,De Raedt R,Goeleven E,et al.Mood-congruent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maintained attention to and impaired disengagement from negative information[J].Emotion,2005,5(4):446-455.

[11]Gotlib IH,Krasnoperova E,Yue DN,et al.Attentional biases for negative interpersonal stimuli in clinical depression[J].J Abnorm Psychol,2004,113(1):121-135.

[12]Ellenbogen MA,Schwartzman AE,Stewart J,et al.Automatic and effortful emo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gulates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tress response[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6,31(3):373-387.

[13]Glaser WR,Glaser MO.Context effects in stroop-like word and picture processing[J].J Exp Psychol Gen,1989,118(1):13-42.

[14]Koster EH,Crombez G,Verschuere B,et al.Selective attention to threat in the dot probe paradigm:differentiating vigilance and difficulty to disengage[J].Behav Res Ther,2004,42(10):1183-1192.

[15]McCabe SB,Gotlib IH,MartinDOI RA.Cognitive Vulnerability for Depression:Deployment of Attention as a Function of History of Depression and Current Mood State[J].Cogn Ther Res,2000,24(4):427-444.

[16]Bradley BP,Mogg K,Lee SC.Attentional biases for negative information in induced and naturally occurring dysphoria[J].Behav Res Ther,1997,35(10):911-927.

[17]Gotlib IH,Kasch KL,Traill S,et al.Coherence and specificity of information-processing biases in depression and social phobia[J].J Abnorm Psychol,2004,113(3):386-398.

[18]Mogg K,Bradley BP.Attentional Bias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Versus Depressive Disorder[J].Cogn Ther Res,2005,29(1):29-45.

[19]Koster EH,Leyman L,Raedt RD,et al.Cueing of visual attention by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J].Pers Individ Differ,2006,41:329-339.

[20]Posner MI,Petersen SE.The atten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J].Annu Rev Neurosci,1990,13:25-42.

2008-11-03收稿,2009-07-22修回

上一篇: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 下一篇: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