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阳的光热进化

时间:2022-07-18 02:34:28

尽管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中海阳押注多年的光热电站终于顶开了商业化的闸门。

中广核青海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于7月宣布正式动工建设,这是国内光热发电产业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运用项目。国内光热发电产业从2006年开始逐渐形成相关的技术基础,然而商业化项目一直毫无起色。如今,沉寂数年的光热发电脉搏终于重新跳动。

2006年,国家启动“863”重点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研究,随着光热发电技术被更多认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参与到光热发电产业当中。由此,国内在光热发电材料、装备、生产线设备等方面慢慢初具规模。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商业项目的试验,光热发电在集成和服务领域始终表现平平。这是目前国内光热发电产业较为尴尬的局面。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阳”)是从2008年开始进入光热发电技术探寻阶段,彼时中海阳一直专注于光伏电站建设。“2008年的光伏市场经历了一波震荡,那时我们发现,由于不能稳定供电,光伏电力并不能供给医院等具有高精密仪器的单位,所以我们想到了能不能利用光热进行发电,那时光热发电并不是新鲜事,国外早已有了应用,但在国内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对《能源》杂志记者如此说道。

由此,依托于光伏发电的数年积累,中海阳进入光热发电领域。而目前已成为了国内四大反射镜厂商之一。虽然国内光热发电市场尚未形成,但反射镜市场竞争格局已现。据了解,在中广核德令哈项目开工之前,中广核曾经做过一条试验回路,规模约几百千瓦,而其中一半的反射镜均由中海阳提供。

虽然现在该项目尚未开始招标,但由于中海阳参与了部分技术规范制定,所以一期项目的镜场或继续由中海阳供给。

入场

即便薛黎明早在2008年就已经注意到光热发电的前景,但公司真正投入到这个产业是在2010年中海阳启动新三板挂牌之后。2010年,光伏市场正处于最为辉煌的时期,由于行业环境利好,中海阳进行了3轮定增融资,总融资金额近4亿元。彼时中海阳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投入当时最热的光伏,尤其是硅料的购买、切割;二是投入新兴产业光热发电。

为此,薛黎明调查了未来2-3年电池片及硅片的市场供需关系,然后分析了中海阳在2010年重资投入光伏组件后其产生产能所需要的时间。

而得出的结果是,在设备制造领域,中国于2010年订购的电池片制造设备均投产的话,到2012年底,其释放的总产能是50GW。然而,2010年全球的市场需求仅维持在20GW左右。此时全球光伏增长率在20%-30%,如果按照30%计算,两年后国内的市场需求最大也仅仅是35GW。与此同时,中海阳若于2010年投资硅片,那么整个设备厂要到2012年底才能建设完成。这恰恰到了国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时期。

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薛黎明当时毅然决定投入光热发电。

2011年,中海阳与成都双流地方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并在当地成立了成都禅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开始建设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系统项目,一期总投资达5亿元。

该项目开工两年后,已于去年6月宣布投产。

华电新能源技术开发公司(下称“华电新能源”)总经理田立曾向《能源》杂志记者透露,近几年国内涌现出许多制造反射镜的企业,但由于没有商业化项目运行,这些企业的产品大多卖不出去,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不过国内反射镜技术尚不成熟,企业在出口时便遇到了质量门槛。由此,大多数镜场企业最初对光热发电的热情逐渐消失殆尽,慢慢退出这个行业。

对此,薛黎明表示,没有市场以及缺乏技术竞争力是国内镜场企业退离的原因。目前中海阳的反射镜产品尚未走到商业化阶段,仅应用在部分试验回路中,即几百千瓦规模。而第一批产品于去年下线,到了今年的4月份,中海阳才真正具备全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条件。”今年我们会供货给商业化电站,除了中广核以外,还有美国一部分光热电站。”薛黎明说。

由此看来,国内光热发电产业或能在今年真正开始大幅度启动。

等电价

对于光热发电发展缓慢一事,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电价未出台是最大的障碍。实际上,此次中广核高调开工光热电站的举动被业内解读为对示范电价等扶持政策的出台有信心。

据田立透露,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近期表示过光热发电示范电价将在今年12月出台,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原本计划于2014年10月完工的中广核青海德令哈项目一再推迟,而于现在才动工的原因或就在此。

目前国内处于前期开发的光热发电项目达25个以上,总装机超过1600MW。大型国企发电集团是光热发电项目开发的主力军,五大发电集团及中广核项目总计约1134MW,占到规划项目的70%。 但如今却只有中广核项目开始动工。田立对记者说,五大发电集团一直没有动静的原因即在于电价没有出台,任期内的集团领导更意向于投资开发一些已经成熟的项目,光热发电规划项目由此搁浅。

为了配合示范电价出台,能源局在今年或将规定其中15个规划项目必须动工,以此试验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而最近,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从6月16日至7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对从事太阳能热发电集热镜场相关设备厂家的水平和制造能力进行了调研。同时,联盟也组织专家组到12家典型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调查支撑塔式、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的加工制造产业链。薛黎明对记者表示,中海阳的调研表刚刚上交,这一系列举动在此前从未有过,能源局对光热发电的重视给了众多企业信心。

在薛黎明看来,中海阳的反射镜系统项目在今年可以进入产业化生产恰恰是最好的时机。批量供货、规模化投入、产业链完善以及电价即将出台,这几个基本要素刚好凝聚在一个时间点上。

目前中海阳仍然侧重于设备供应和系统集成上,不排除未来会作为业主参与单位之一。但是中海阳不会作为主业主参与单位,最大的可能性是以央企为主导,中海阳参与10%-20%的股份,这种模式现在已在商讨。

对于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此前建议的1.38元/千瓦时的示范电价,薛黎明认为,1.3元/千瓦时以上企业均可接受。此外,如果到2020年,国内有5GW装机容量,那么光热发电的示范电价能降到同期的光伏电价之下,这是由于光热发电的电能质量要比光伏好得多,行业会逐渐偏向光热发电。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海阳会放弃“老本行”,在其对中海阳的规划中,光热发电及光伏电站各自有其生存空间。只不过光伏在未来会以分布式存在居多,而在大型电源供给上光热发电占据的份额会越来越高。“我们在光热发电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上会占很大一大部分,虽然短期上来看,光伏电站仍然是中海阳的主要收入,但从长期来讲,光热发电会逐渐变为主导。”薛黎明最后对记者说道。

上一篇:中国电改的动力与策略 下一篇:弃风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