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的民间故事

时间:2022-09-01 10:29:44

海阳秧歌的民间故事

摘要: 海阳位于山东省的东部也是烟台、威海衔接之处。海阳是一个旅游城市,它三面环海、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同时有着自己的民俗文化,也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Abstract: Haiyang is located in east of Shandong, cohesion between Yantai and Weihai. Haiyang is a tourist city, it is surrounded by sea on three sides, beautiful environment, four spring-like seasons, also has its own folk culture, is also a good place for tourism.

关键词: 古朴;粗犷;节奏

Key words: simple;straightforward;rhythm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41-01

0引言

海阳秧歌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表演气势恢弘而有庄重严谨,热情奔放而又诙谐风趣。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我的文章从两部分谈起。第一部分历史发展背景,第二分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

1历史发展背景

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 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洪熙一年为公元1425年,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海阳秧歌的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另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习吸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2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

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灵活自如的表演形式,是海阳秧歌的主要特点。古朴与粗犷是通过舞蹈形象体现出来的,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性质的训练,在热闹和喜庆中表演完一段秧歌,载出了自己的民族风情,说明了海阳秧歌的容纳性与兼容性。海阳秧歌中大夫与花鼓的舞蹈形象最为突出,他们所使用的伞和鼓的道具,在其他秧歌中虽然也有,但有所不同,秧歌中的道具是很讲究的,就以手娟花为例:几种舞种里都会运用到它,但在用法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在表演中大夫的伞不是撑开,而是配合右手的拂尘表演。下身常保持蹲裆屈膝的步态,比一般表演更为吃力。慢节奏中强调造型,快节奏中不停挥舞,给人以力量与坚韧的美。花鼓亦然,十来斤重的鼓在手中自由地挥舞击打,其气势确实与众不同。海阳秧歌的结构很严谨,队伍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最后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及戏曲杂扮者。在伴奏中采用了以《慢走阵》、《快走阵》、《大夫调》、《跑四川调》、《货郎调》、《花鼓调》为演出音乐。

在舞蹈表演形式上用浪花来比喻动作,用有起有伏的不同表现手段来表现。秧歌有朴实、气势宏伟洒脱、节奏富有流动性等特点:不是很均匀,变化多端,秧歌节奏显明大多都是以鼓点为节奏的,音乐欢快轻盈。在汉族民间舞的表演形式上海阳秧歌气息的运用突出。在教学组合中分为了三大部分作为课堂练习,第一部分:提沉训练;第二部分:提、裹、拧训练;第三部分:压拧训练等为基本练习。

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阳秧歌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非物质遗产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和保护。学者们把一些能够代表民族特点的民间文化经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试讲,编排,试用,整理,挖掘,等多方面的考察研究。经过各界专家们的反复讨论改进,其中专家们也在编排中,采用了以,古朴,气派,灵活作为特征。在动作中采纳了以民间的原始的动作为基础在动作中专家们结合了试教的方式进行了编排,在原始的基础中组合了一些新动作。在教学中加了一些以杂糅为手段的新的文字词汇,使得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编排了一些新的术语名词,在文字中使用了婉转的专有名词。例如:手型、手位的调整、脚位的改动,都需要新的词汇重新研究编排脚位的方向,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在修改后的术语上的叫法有些不太一样。

这标志着以原始阶级为基础,以党的思想线路为主线路,以前进发展的新道路为目标永远是发展的前题。我们永远是以目标为基础,不断的培养文艺新人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发展是硬道路,挑战是新任务,我们必须坚韧双肩,挑起为时代开拓新知识新局面的任务。我们要保留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将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一个国家的强弱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完善,体质在改革,我国的国情也在变化。学术界的人士开拓了新的理论,文化题目在舞蹈学术界中也有了新的教学,原有的大纲目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新挑战。在学院派中也有过一些争论,但矛盾慢慢的化解为零距离。

在专家们的改编中,秧歌在1993年被北京舞蹈学院正式纳入了教学中,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教材正式发行,被各大高校采用到教学大纲内。海阳秧歌多次在舞蹈大赛中获奖,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2]元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站长统计.

上一篇:浅析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的若干措施 下一篇:市政道路施工协调管理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