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初探

时间:2022-07-18 02:05:26

反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8-02

广义的反向教学是遵循逆向思维形式,运用“否定”、“排除”的技巧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授课方法。该方法是由已知的结果推出问题产生的过程,再推导出问题原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方法而言的[1]。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训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校临床实训教学团队将反向式教学法应用于部分临床实训课程中,并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目前中医学类本科生的学习障碍

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于学习之后应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而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则为整个授课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传统教学模式将系统性的知识人为分割成相对独立的部分,而医学生在未来临床上遇到的病人不会是照着课本按系统生病,他们将面临很多具体而又错综复杂的病情,需要结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并通过这些症状和体征发现疾病的本质[2]。

调研发现,学生对于具象知识的学习兴趣较浓厚,如解剖学、生理学,而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则存在兴趣不足,如组织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在中医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由于具有鲜活生动的例子,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但对于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由于存在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故有些学生则丧失学习兴趣,而该类学科在学生今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理法方药的运用存在能力的欠缺,无法将既往的医药学、针灸学知识融会贯通,给出完善的治疗方案。即使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中医诊断学,在真正的临床应用思维训练过程当中也存在着无法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2.“反向式教学”方法

本文所指的“反向式教学”与目前广为应用的“反向式思维教学模式”不同,目前国内用之甚少,该方法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语言教学技术中心主任寇晓静女士的一场关于双语教学的学术报告中有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具体方法是将课堂讲授内容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与文本、幻灯结合制成视频课件,让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观看,学习课堂内容,并根据课件内的要求完成作业。通过看录像及完成作业的过程,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则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答疑并根据原计划授课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与讲解。即将课堂中进行的内容在传统的预习阶段完成,而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在课堂中完成,如此即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一些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又传授了学生更多的知识。

3.“反向式教学”法初步应用体会

(1)思路清晰,由浅入深――创设问诊情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尝试应用于综合实训课程的腰痛病讲授,课程之初,提前将实训课计划训练的课堂内容以录像、文本等形式提前录制下来,经影视加工后,上传至教学平台进行分享,供学生在上课前观看学习,识记知识点,有条件的可进行简单的尝试或演练,并且根据提前学习的情况总结出问题,带到课堂。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后,结合教学大纲,确定学习内容,不是仅仅将书本中的授课内容简单反转,而是创立相关病例进行讨论。本次授课设计了急性腰扭伤病例,考虑到腰痛中常见的鉴别诊断,在病例中设计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及相关阳性体征,从而增加病例难度,引起学生们对于以往所学疾病诊断学相关知识的思考兴趣,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2)适当设问,保持引导――设定医师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方向

在设问环节中可能一部分学生思维开阔,对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有时会误导其他学生,教师需保证授课逻辑及课堂秩序不受影响,引导思考的方向。教师可充当标准化病人,学生分组作为主诊医生进行问诊,并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在回答学生问诊问题过程中,找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对学生思路不清晰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引导,使学生在今后遇到疑难病例时知道思考的方向。

(3)回归基础,追溯源头――多角度扩充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在临床实训教学中采用反向教学法,通过提前观看录像学习课程以及课上典型病例的诊治与讨论,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认知、组合所学知识,在整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掌握通过教师讲授和书本学习所无法掌握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即不能够被清晰地表达和有效的转移的知识。有研究者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3]。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病例诊断明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中医药、针灸对于该病的治疗思路,横向扩展急性腰扭伤、中医腰痛病、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相关疾病的治疗知识,从中医药、针灸、推拿多角度讲解疾病治疗。反向教学法能使许多靠顺向不能或难于解决的问题可迎刃而解,正如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在逆向的参与下,过程可以大大简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并进一步深化对临床问题的认识[4]。

4.小结

有学者指出将反向教学法应用于疾病单元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反向教学法能使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自主思考的能力明显提高,更易于理解课堂内容,更易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试卷结果分析也表明,与传统教学对照组相比,反向教学组的知识点错误数明显减少,成绩提高显著[5]。

参考文献:

[1]梁柏.实用美术反向教学法教学流程研究[J]. 世界美术,2011,01:107-108.

[2]陈伟焘,叶金.反向教学法在ICU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9:880-881.

[3]任静.反向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1,(24):76-77

[4]龚卫琴,李源,宁晓暄,葛伟. 逆向教学法在老年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西北医学教育,2007,03:548-550.

[5]殷志平.反向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学教育,2004,02:12-13.

上一篇:内科328例住院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桩基静载荷试验实例分析